18+

牽一「足」動全身!早上足部健康操,腳好身更好

從出生到死亡,我們的雙腳帶著我們前往各個地方,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足部的健康狀況。 圖/pixabay
從出生到死亡,我們的雙腳帶著我們前往各個地方,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足部的健康狀況。 圖/pixabay

歐洲許多國家很早即重視足部 照護保養問題,有專業學校(高職),有完整的設備、工作防護和消毒系統。這些服務普及於長者關懷據點和活動中心,讓長輩可以不必跑醫院,就近預防皮膚、趾甲、骨骼等足部衍生的身體疾病問題。

《熟年誌2019年10月號(NO.91)》 圖/熟年誌提供
《熟年誌2019年10月號(NO.91)》 圖/熟年誌提供

從出生到死亡,我們的雙腳帶著我們前往各個地方,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足部的健康狀況。青少年時我們常運動負重、長時間穿鞋襪,青壯年則可能因穿高跟鞋造成擠壓病變,晚年則因免疫力降低、骨骼變形、肢體老化不便、用藥等因素,一不留神,輕者治療幾個月,重者演變成截肢或喪命。在台灣,我們常見足部養生和美甲,有的會私下協助處理灰指甲 和趾甲內長等困擾,但因業者缺乏醫療知識,屢生感染等風險。

為此,歐洲先進國家早已積極建立足部照顧服務,例如已有50年歷史的丹麥足療學校校長,與有20年實務教學經驗的老師媚特應衛福部邀請,來台協助建立足部照顧評估標準,並做教學示範。

預防勝於治療 足部護理有待重視

台灣目前雖有物理治療師等各專業職系,但沒有專門針對足部照顧的醫護專業,以往民眾多半是到皮膚科診所就醫,或被轉介至醫院動手術,這已是發生問題後的治療,無形中付出額外的社會成本與醫療成本。

丹麥自1970至1980年之間,開始大力推動跨領域糖尿病控制,足部預防照顧是協同防治項目之一,根據後來統計,減少了80%的截肢。另一項統計則顯示了不重視足部照顧的後果:一個能預防卻不作為而導致的足部傷口,相當於一位護理師一年薪水的醫療代價,若傷口惡化需要截肢,花費可達新台幣500萬元,這還不算停止工作與影響生活品質的損失。簡而言之,媚特引進的足部照顧知識即是預防醫學,本篇介紹淺顯的醫療知識和技術,讓一般人、家庭照顧者和居家服務者不用花錢吃藥,也能做好足部保健

媚特首先示範足部晨操,她坐著用5根手指夾住5根腳趾,左右上下前後搖動,好像喚醒腳趾一樣。早上起床這樣做,可以讓腳趾肌肉骨骼鬆弛柔軟,增進血液循環,等一下行動時比較好協調出力,尤其足部老化僵硬的人更要這樣做。每日一早向人問安前,先向自己的腳問安。

如果有拇趾外翻的情況,可先兩腿兩腳併攏,用粗橡皮筋套住雙腳大拇趾,然後腳跟合併不動,拇趾向左右兩側外展再合併,來回練習多次。雖然這不能完全改善外翻,但是可以減緩疼痛。若是槌狀趾,則可一腳前一腳後,前腳跟輕壓後腳趾,減緩症狀。這些都不需要花錢,而是了解問題機轉,自己可以減緩困擾。

做完足部晨操後,照顧者先用手接觸客戶足背動脈和後脛動脈,從能否感覺到脈搏判斷循環狀況。若摸不出來,再進一步用手摸拇趾下方,用手指重壓肌膚,看看是否在5秒內恢復彈性,藉此研判是否水腫。若還有疑問,則建議就診,也做為進一步觀察足部現象的參考背景,以免誤判紅腫等因素來源。

再來看皮膚、趾甲、骨骼外觀,皮膚包括摩擦、硬皮、龜裂、紅腫、雞眼、感染、濕疹、黴菌與傷口;趾甲部分要觀察是否有過長、厚硬、黴菌(灰指甲等)、往內長、扭曲、感染、龜裂現象;骨骼部分則查看是否有拇趾外翻、兩指重疊、扁平足、腳踝下塌、高弓足等現象,這些問題可能來自先天或老化,也可能是受到鞋襪影響,像走路姿勢扭曲可能是骨骼變化,若不確定原因,可能會誤以為是扭傷。

除了足部晨操、觀察詢問,媚特還介紹了足部神經敏感度基本測試,包含用棉花棒碰觸常受壓的部位,詢問對方有無感覺;用10公克壓力的塑膠針測試壓力覺;將棉花棒折斷,用尖銳端測試腳底痛覺,以及用反射鎚敲擊膝蓋測試膝反射,然後用震動機器量測對震動程度的感覺。最後是溫度差異測試,這時需要使用專業用測溫筆。專業用測溫筆的兩頭,一為金屬端一為塑膠端,測試者以兩端隨機碰觸受測者的同一部位,通常先選腳背,因為這區域比較敏感,然後問客戶感覺是一樣或不同?用以判斷足部能否感覺出溫差。如果多次無法感知,表示神經傳導或血液循環可能有問題,建議就醫。

儘管這些測試中,有些需要使用一些專業儀器和知識才能判斷,不過其他幾項一般人可以相互執行。我曾多次將上述檢測用於老人大學,的確曾替人找到一些潛藏的足部問題。媚特也說,在丹麥也有不少人因為測試才發現自己的腳有問題,甚至意外知道自己有糖尿病。

穿鞋前最好先清空鞋子

媚特特別介紹感覺神經系統和運動控制神經系統,用以了解糖尿病的後果,和為什麼腳有各種不正常的反應。血糖高低不穩和末梢神經被破壞,可能造成走路與站立不穩而摔跤,或者改變走路時足部重壓的位置,造成骨骼變形或硬皮,以及皮膚和趾甲容易龜裂。這些問題當然要多重保護,包括乳液保養、趾甲維護與鞋襪選擇等。

媚特舉了丹麥真實故事,有個小孩喜歡玩樂高玩具,把玩具塞進祖父母的鞋子裡,祖父母因為神經受損,沒有注意到鞋子裡有異物,連流血了都不知道痛。類似的例子還有髮夾等異物,在台灣則較多發生小石頭塞在鞋內造成足部受損。所以媚特建議,長者每次穿鞋前最好倒一倒,確保鞋內清空。

以上各種足部測試治療,都要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,以便專心聆聽和測試,而且每一項測試都要先告知受測者,甚至請他們先用手感受、理解測試器材,讓他們安心並配合。確定他們都了解後,才開始修趾甲和護理皮膚。此外,工作時要戴手套,且每20分鐘更換1次,因為手套雖然可以隔離防護,但手指容易出汗,會影響手套的防護能力,若持續不更換,等於沒有防護,這個耗材不可以省。同時,工作要有升降椅,保護工作者背部,才能長久執業。但要注意,若對方背部無力或有背痛,不要一次把兩隻腳都升高,以避免壓力向後造成對方背痛困擾。

比較現代的磨腳機會自動吸附粉塵,若無此設備,要戴口罩避免肺部傷害。這不僅適用於足部護理,也適用於家庭照顧者、居家服務人員與居家護理師。

在丹麥足療學校有20年教學經驗的老師媚特應衛福部邀請,來台協助建立足部照顧評估標...
在丹麥足療學校有20年教學經驗的老師媚特應衛福部邀請,來台協助建立足部照顧評估標準,並做教學示範。 圖/張馨方 攝影

灰指甲、趾甲脆裂、硬皮 如何修剪才能避免感染?

關於趾甲整理,媚特提醒,若有一隻腳趾有灰指甲,剪趾甲和磨修趾甲時,務必先處理其他的趾甲,最後才來處理有灰指甲的腳趾,以免交互感染。一般處理趾甲就是把過長的部分剪掉,很多人都知道要「平著剪」,但不見得真了解怎麼做,更何況趾甲造型人人不同。媚特先介紹所謂的「平著剪」,剪的時候趾甲要留一點長度,不宜全剪到接近甲床,不然比較胖、皮膚光滑、趾甲脆裂,或有硬皮的人,就很容易破裂感染。她還分析平著剪至少有3類,要看趾甲的厚薄、彎曲程度,較彎的趾甲反而要剪得略成弧形,以免最前緣保留不夠而容易內嵌。媚特說很多人為了省事,一次剪太多,後來兩側嵌甲,兩側尖尖的像貓耳朵,因此媚特稱之為「凱蒂貓」。因為一般人剪的時候怕嵌甲、怕痛,就將兩側剪成45度切角,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可以避免長進肉裡,實際上趾甲被這樣一剪,兩側還有一部分不容易被剪到,或者變形生長,最後看不到、剪不到的部分伸進肉裡更痛,而且可能引起感染發炎。

如果長輩獨居在家,或因失智不能表達,或眼睛不好,或地面不乾淨不穿鞋四處走,都有可能讓腳步傷口惡化成各種疾病,而威脅生命。另外,因為許多銀髮族長年不剪趾甲而變長,加上老化組織改變,可能讓腳趾甲下緣連著肉往前長,或者甲床與趾甲分開,突出肉芽,若有這兩種情況,在修剪趾甲時容易以為是硬皮,或一不留神就剪下去了,結果一剪才發現是肉,可能流血感染。所以,肉芽若是連著趾甲,要慢慢剪一點點,讓它長出來乾化再處理,若肉芽不連趾甲,可以保留一些趾甲將之修薄,待乾化脫落。

如果趾甲已經因為長期不剪而變長變厚,不要直接剪,因為這樣很可能使趾甲斷裂引起感染。也不要因為想省事,直接撕一些已經翹起一點點的趾甲,因為這樣不但可能因撕掉過多受傷,也使趾甲敞開更多空隙,容易引起感染。足部天天接觸地上,可能是口腔與肛門之外,最常接觸細菌的地方之一。

如果用電動鑽頭磨硬皮,要注意使用方向要一致,不要來回摩擦,以免感染或速度太快導致磨傷。修整硬皮更要注意工具,有的地方可用小刀,如果用電動鑽頭要非常注意溫度,因為速度快或頻率高會增加溫度,可能加速細胞反應而導致硬皮增生,這樣反而容易繼續長厚皮。如果有空的話,儘量用小刀或用手工慢慢地磨。一般人在家可用廉價菜瓜布於洗澡後處理硬皮,不建議用指甲銼刀來磨硬皮,後果和電動鑽頭的高溫相似。

硬皮不處理可能會龜裂,進而導致流血潰瘍感染風險,尤其糖尿病患者更應注意。造成因素可能是鞋不合腳,要做鞋墊,也可能是因穿夾腳拖鞋而不適,要避免穿,還有長輩足部變形,走路重壓部位與方向改變,也可能會長出硬皮。如果無法確認原因,而只是一味修硬皮,不能改善根本問題。

關於嵌甲,丹麥多年前已經成熟發展鋼絲矯正,這種方式不用動手術,也不需要侵入皮膚,而是用金屬張力矯正,但要看趾甲條件。除了鋼絲,近年還有樹脂陶瓷等材料,不像鋼絲要靠趾甲兩側來固定,可以直接貼於趾甲中央,這樣可避免因鋼絲造成意外傷害。這種方式逐漸在歐洲風行,在台灣有少數醫師和部分護理師使用,費用比丹麥還要貴,而且要做很多次,可見在台灣這類保健技術和器材尚未普及。

丹麥針對足部照顧設有職業學校,1年8個月循序漸進學習,從足部各種知識,到糖尿病、癌症、臥床、吸毒、酒藥癮等各種足部測試照顧,製作個別化鞋墊都有。他們參與機構服務、據點服務、日間照顧與居家服務,也被列為糖尿病病人聯合衛教一環。

丹麥除了糖尿病患者有醫療給付,其他長者足部照顧在該國各行政區域有些微補助,這是街坊非常普及的預防醫療資源,另每年還舉辦足療日,於全國藥房、圖書館和人潮多的地點同步進行衛教宣導。

土耳其比台灣更晚接觸丹麥足療,但已經立法設足療師,並於大學健康學院建置技職學系,教學醫院新陳代謝科隔壁設有診療間,並搭配糖尿病衛教,引進多國自動檢測足部壓力設備,可直接列印鞋墊參數製作。

國內目前無任何學府開設足部照顧科系,2019年政府提出護理創新服務發展計畫,已經將足部照顧列為居家基本生活照顧給付;但是從修剪趾甲到更完整預防照顧的知識、技術等,仍待進一步強化提升。當這些都到位之時,台灣才有更多人免於截肢,更落實活躍老化。

 

更多精采內容,請見《熟年誌2019年10月號(NO.91)》

更多新聞報導

保健 張馨方 足部 灰指甲

「把記憶譜成曲!」聽首歌吧,大腦起舞緩失智

法國人最愛這一味! 在台灣也能輕易做出法國家常菜

相關文章

行動不便也能健康運動!國健署推「4大影片」助輪椅族動起來

熟齡存骨本 瑜伽、登山輕鬆入門

熟齡首次挑戰路跑!揪家人穿迪士尼服裝一起運動:享受過程最重要

43歲練長跑、69歲學游泳,熟齡運動健將:人生要勇敢做夢

不斷學習就會變年輕!日本舞教師:想跳到不能動為止

年齡不是阻礙!70歲嬤勇闖健美賽場:老了請看護不如先來健身

熱門文章

2024最後天赦日!拜拜選對「六時辰」旺爆 招財開運攻略必看

2024冬至習俗禁忌全公開!拜祖先時辰曝光,四生肖運勢大逆轉

冬天蓋棉被加4招超暖!手腳冰冷掰掰,一夜好眠超簡單

走路跌倒別輕忽!55婦雙腿無力跌跤,就醫驚見癌症末期轉移脊椎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