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「投資型保單」賺錢了嗎?這步沒注意小心逃漏稅!

上市櫃股票發配的股利,則需要計入要保人的綜合所得總額課稅,可扣抵稅額自「結算申報應納稅額」中減除。 圖/freepik
上市櫃股票發配的股利,則需要計入要保人的綜合所得總額課稅,可扣抵稅額自「結算申報應納稅額」中減除。 圖/freepik

報稅 季開跑,除了所得要繳稅外,你知道有些保單也得課稅嗎?

像是具有「壽險保障」及「投資收益」雙重功能的「投資型保單」,衍生出的收益就會面臨到稅務問題。到底買投資型保單要如何課稅?

《橘世代》【理財攻略】為你重點整理,有相關保單的你,可別漏繳稅了!

2010年後買的投資保單要繳稅!

為什麼投資型保單要繳稅呢?因為投資型保單是在既有的壽險保障之外,還加入連結投資標的,例如基金、ETF或是目標到期債券基金,不論是連結哪種標的,只要有收益都會衍生出稅務議題。

基本上,投資型保單有2種帳戶,一是壽險保障的「一般帳戶」,另一個是與投資有關的「分離帳戶」,保單的現金價值即是連結投資標的、計算投資損益後的金額。

其中,「一般帳戶」沒有所得稅與遺產稅的問題,但「分離帳戶」代表要保人進入投資市場累積的成果。財政部在2009年解釋指出,2010年1月1日後投保的投資型保單,其分離帳戶的收益與孳息則會被課徵所得稅。

不過,要保人仍要釐清收益來源是「境內」還是「境外」,也有不一樣的徵稅規定。

【境內投資商品】合併投資收益27萬元內免稅

假設是與中華民國境內標的有關的保單,像是貨幣帳戶的利息所得,一旦全年的利息收入大於新台幣1000元,就計入要保人綜合所得總額課稅,但是全年每一申報戶適用27萬元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,所以只要跟其他利息,例如存款利息等相加低於27萬元就不必課稅。

若是所得的來源是股利,例如上市櫃股票發配的股利,則需要計入要保人的綜合所得總額課稅,可扣抵稅額自「結算申報應納稅額」中減除。

但若是債(票)券、證券化商品的利息或結構型商品交易的其他所得,則不計入要保人綜合所得總額課稅(因為債券所得的利息收益是採「分離課稅」,要保人會被扣10%扣繳稅款,但不計入「綜所稅」計算。)。

【境外投資商品】海外投資所得100萬元內免稅

投資的若是境外基金,例如基金、ETF、外國銀行金融債券等,因海外所得需申報最低稅負,若要保人全年海外所得(含贖回或轉換的損益,或是配息),只要大於等於新台幣100萬元,就要計入最低稅負制。

至於不是自己選擇標的,而是由專家代操作的類全委保單或附保證投資型保單,其發生的各項收益,也跟前面說的一樣,依「投資標的」是境內或境外,判斷是否要課徵所得稅與相關稅負。

看完上面的規則,你可能還是有點一知半解,那麼用一個實際的例子說明,相信一看就很清楚。

假設小丁買了一張投資型保單,他當初標的選擇有國外與國內的境外基金,在報稅前收到保險公司通知,告訴他國內基金前一年度獲利所得為5000元,境外基金獲利2萬元。

國內基金利息收入大於1000元,要計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,但因他全年度利息總額僅10萬元,沒有超過27萬元,所以不必課稅;至於境外基金的獲利小於100萬元,也不用繳稅。

看完以上案例,是否更清楚自己的投資型保單該如何課稅了?想知道更多實用的投資理財相關內容,請見《橘世代》【理財攻略】,時時給你最有用的退休投資解方!

【繼承聰明省稅】

更多新聞報導

資產配置 投資型保險 理財規劃 報稅

口頭交代遺囑不一定成立!防手足爭產你該這樣做

股市大跌,為何仍有人賺到錢?原來存股組合要這樣配置

延伸閱讀

厭老時代來了!老少世代數位落差 愈高齡愈邊緣化

退休過來人最想從頭的10件事!你中招了嗎?

【爸媽養肌訓練班】養肌力、存健康超值活動 兩代同行、一人半價

【上傳照片 抽時尚好禮】全能媽媽「讚」出來!

相關文章

20年不上班,資產竟然變多?他靠「買後不理」提早退休:還賺到健康

「年終獎金」無痛理財法!2檔ETF複利安靜錢滾錢

兩年賠光一桶金!他回顧歸零人生:「太自信、貪快」是投資大忌

新手必學存股攻略!股票定期定額3大優點 連巴菲特都認同

月配息ETF大縮水?殖利率比一比!專家公開月配息ETF真相

存錢速度大躍進!第一桶金最難,過來人揭「未來變簡單」全因2件事

熱門文章

符合「這些資格」免繳健保費!健保費補助條件、金額 懶人包一次看

領到年終獎金別亂花,教你在30天內打造8種被動收入!

驚!菜瓜布「這樣用」才對,使用超過28天竟比馬桶還髒

春節長假遇上病毒潮!醫建議備有「5類藥品」:假期安心無憂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