壽險 主要的用途是在轉嫁我們「死亡」時所帶來的損害,保障我們的家人,讓我們的離開,盡可能不要造成家庭額外的負擔,畢竟一旦我們離開人世,對於至親來說,失去的不僅僅是情感上的依靠,也失去了你經濟上的支持,原本由你一肩扛起的責任頓時無依無靠,其中可能包含家庭生活費、子女教養費、長輩孝親費、房車貸支出、遺產稅支出等。
而要如何留給家庭「足夠」的保障,並且進行適合的規劃呢?壽險類型百百種,像是定期、終身,還有利變型、分紅壽險等等,該怎麼選則?讓我們一步一步看下來!
不同的階段、不同的角色、不同的需求
在人生不同的階段,我們所擔任的角色、家庭的型態以及需求都不盡相同,而這些也都會影響到壽險保障所需要的額度。
•單身 族:處於一人飽全家飽的階段,責任較輕,主要為父母的孝親費
•頂客族 :尚未有子前,僅需考量夫妻,以及父母的孝親費,
•三明治族:上有老下有小,往往是家庭責任最重的階段,需負擔父母的照護以及子女的教養,若又是家中主要的經濟支柱,責任會更加的重大。
•空巢族:隨著子女成年後離家自立,責任逐漸降低,視情況持續負擔父母的照顧責任。
編輯推薦》壽險「終身、定期」哪個好?額度又該買多少?3分鐘看懂自身需求!:https://reurl.cc/vQYloj
3步驟,計算你的壽險保額
關於壽險保額的計算,過往最常聽到的就是以年收入的10倍來進行計算,但筆者更傾向於盤點好自身的狀況好進行評估,以免保額了保費可惜,保額少了不符期望,可以參考以下公式:
應準備的家庭保障-個人現有資產-已準備的家庭保障=所需壽險保額
•應準備的家庭保障:長輩孝親或照護費、子女教育與照顧費、家庭生活支出、債務總額以及喪葬費用的加總。
•個人現有資產:建議排除不動產、汽車等較難以變現或是折價幅度高的資產。
•已準備的家庭保障:現有的壽險保障,包含勞保、公保等社會保險以及公司行號時常會有的團體保險。
可以參考下列範例進行初步的計算:
小明身為三明治族群 的一員,每月需負擔孝親費1萬元、家庭生活支出3萬元、子女教育與照顧費用1萬元,總計為5萬元,目前尚有房貸800萬、車貸50萬,總計850萬元,且若不幸離世希望預留100萬為自身的喪葬費用。現有資產為存款以及股票合計為200萬元,並有投保公司團保壽險100萬,勞保死亡給付則可請領150萬。
步驟1、每月支出轉換為家庭保障
建議以5到10年的月支出作為該區塊的家庭保障規劃。5萬×(60~120月)為(300萬~600萬)的保障。若希望能更加精準也可改以下列方式計算後加總。
1.長輩孝親或照護費:每月所需費用×長輩平均餘命(月數)
2.子女教育與照顧費:每月所需費用×子女距成年之年限(月數)
3.家庭生活支出費用:每月所需費用(扣除自身開銷)×子女距成年之年限(月數)或你所期望的年限(月數)。
步驟2、加計總負債與最後費用
(300萬~600萬) 加計房貸與車貸850萬以及喪葬費用100萬後為(1,250~1,550萬)。
步驟3、扣除資產以及現有壽險保障
(1,250~1,550萬) 扣除資產200萬以及現有的壽險保障250萬為(800萬~1100萬),即為目前的家庭保障缺口,也是你所需要的壽險保額。
壽險保障如何進行規劃?
計算完我們需要的保額後,接下來就進入實際規劃的環節,而這時往往會遇到幾個問題。
•(一) 所需的保額會隨著人生階段而改變,例如兒女成年、父母離世等。
•(二) 所需的保額會隨著資產與負債的變動而改變,例如貸款清償、資產增值等。
而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,大多數的情況會建議選擇功能定位單純為「保障」的類型(如下圖),以長年期壽險為基礎,搭配每年續約的一年期定期壽險,可使得後續保額需進行調整時較為便利,同時也比較容易在保額與保費中取得一個平衡。
畢竟計畫時常感不上變化,所以每當自身照顧的對象(長輩、配偶、子女)有異動,或是資產和負債有大幅度變化(例如新增房貸),都建議立即重新檢視壽險規劃,不怕一萬,只怕萬一!
本文轉載自《理財好聲音》,原文為:單身、三明治族、頂客族的「壽險保障」該怎麼選?保額多少才足夠?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