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在2026年就會邁入超高齡化社會,平均每5個人就有1個老人;鄰國的日本,老化趨勢更顯著,平均約3.5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,高齡的社會更衍生出「下流老人 」一詞,貧窮的老年人口對社會對來沉重的負擔。《下流老人》作者藤田孝典點出三大特徵,你是否有呢?
低收入低存款沒人靠 下流老人的難題
日本是有名的長壽之國,目前全國的老年人口達28.4%;台灣呈現相同的老化趨勢,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,6年後的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20.7%,而2065年老年人口將高達41.2%,等於每10個人中,就有4位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,而且每4位就有1位是85歲以上的高齡老人。
隨著人口高齡化,日本出現「下流老人」一詞,源自於日本作家藤田孝典點2016年的著作,意指貧窮的老人。
如今下流老人在台灣也頻頻被提起,到底下流老人具備哪些特徵?
第一:收入極低、
第二:沒有足夠的存款、
第三:沒有可以依賴的人(社會性孤立)
退休太依賴政府 日本「下流老人」湧現
作者在書中提到,許多日本的下流老人透露,在退休前普遍認為「自己應該沒有問題吧」,依靠政府年金安然退休,卻因為大大小小疾病的侵襲,本來就存不多的退休金迅速花光,每個月拿到的政府年金也不敷使用,貧困的經濟必須申請急難救助,讓他們緩緩從嘴裡吐出「沒想到會這樣」的無奈。
但是到底該如何避免自己成為未來的下流老人呢?根據保德信投信2019年的退休理財調查顯示,超過6成的台灣民眾,退休準備金不到300萬台幣,若退休後每個月生活費是3到5萬元,300萬的退休金撐不到10年就會花光。
想要有理想的退休生活,避免當貧窮老人,保德信投信建議,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必須達到6到7成;退休金準備愈早愈好,拉長投資年限,用複利效果累積衝退休金。最重要的是,退休金不能只靠政府年金,自己也應充足準備,才能因應退休後的第二人生。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