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≠失去感受!專家建議:為長輩創造「被需要感」安心過生活
編按:近日76歲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傳出因失智症退休,兒子侯甫嶽已發出聲明證實為阿茲海默症,將回歸家庭休養。
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,失智症患者增加無法避免。如何照顧失智長輩?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前理事李佳泰指出,照顧時應為長輩創造「被需要感」,也要訓練長輩維持日常生活功能,讓長輩「過生活」,而不只是單純「活著」。
許多失智長輩由遠道而來的移工照顧,如果不了解失智症,也不懂照顧技巧,照顧老人家的移工挫折,失智長者也無法得到合適的照顧。
一名移工表示,她照顧的失智症長輩才說完話10分鐘就全忘光,重複問同樣的問題;明明才剛吃飯,隔沒多久又表示自己想吃飯;另一名移工則表示,長輩會忘記廁所的位置,甚至連怎麼刷牙都記不太起來。
同時也是大心居家職能治療所執行長的李佳泰說明,失智症出現認知症狀、精神行為症狀、身體活動功能衰退等,普遍廣泛影響認知功能、晚期有五大特色,分別是多重照護需求、高度依賴及存在多重共病、多數無法恢復,持續惡化。照顧失智長輩需要了解什麼是失智症,學習照顧技巧。
失智長輩可能忘記人事時地物,但李佳泰說,長輩還是會記得與他人相處及互動的情感。他舉國外心理實驗為例,醫師與失智症患者握手時,手裡預藏尖銳物品,患者握手後感到疼痛,後者再見到該醫師,怎樣都不願意握手。
李佳泰表示,失智症患者記不得,但不代表沒有感受,建議要讓長輩處在安全安心的環境中,促進長輩與外界互動,避免社交退縮,加速病程惡化。
面對失智症長者明明才吃過,又執意再吃飯,李佳泰指出,這時可以和長輩說,「阿公阿嬤,我現在幫你準備飯菜,你看一下電視等等就可以吃飯了。」轉移長輩注意力,協助抽離當下的環境,同時也能照顧到長輩當下的情緒。
不過,面對出現妄想等精神症狀的失智長輩,李佳則表示,失智長輩若表達不信任,並非討厭照顧者,照顧者可詢問長輩想要做什麼,並實際帶長輩直接執行,例如長輩擔心水或牛奶裡被下毒,照顧者可邀請並陪同長輩一起裝水,緩解長輩心中害怕,讓長輩有安全感。
李佳泰表示,找出失智長輩可以從事及不能從事的活動,並賦予活動意義。在長輩輕度失智時及早介入,為長輩創造「被需要感」,不讓長輩變伸手牌。同時也在保護人身安全情況下,盡量讓長輩自己來,訓練他們維持日常生活功能,讓長輩「過生活」而不只是單純「活著」。
失智症有分輕中重度,其中常見分類為:
一、退化型失智:
1.阿茲海默症:腦中類澱粉蛋白沈積或Tau蛋白摺疊錯誤,屬最常見的失智症。
2.額顳失智症:常見發生於55至65歲較年輕族群,易有性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症狀。
3.路易氏體失智症:可能出現幻覺與常見合併巴金森氏症。
二、血管型失智症:因中風或腦血管病變所致。
三、其他種類失智症:如水腦症、中樞神經系統感染、酗酒或藥物使用等。
失智症患者常見症狀種類:
1.認知症狀:重複同樣的事情或說同樣的話、一直講過去、空間定向感差,對人事時地物定向感變差。如無法回答出現在的總統是誰,不知道自己在哪,又或是自己明明已經退休但卻還是要出門上班等。
2.精神行為症狀:為導致失智症難以照顧的主要原因,可能會出現妄想、憂鬱、錯認、師肢體暴力、尖叫、遊走、異常性需求、不合宜的行為等。
3.身體活動功能衰退:步態不穩、平衡功能受損易跌倒、身體僵硬等。
維持及提升失智症患者生活及功能的方法:
1.多運動
2.多社交活動
3.地中海飲食
4.多動腦
5.維持健康體重
【橘世代課程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