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以為只是累,結果確診末期肝癌!醫示警:「有1症狀」肝癌機率增15%

NOW健康 文/NOW健康
從肝炎到肝癌只需1步!定期追蹤才能遠離肝癌找上門。 示意圖/Shuttersto...

48歲的李先生,年輕時候就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,前幾年新冠疫情打亂了生活習慣,忘記之前醫師叮嚀的規律追蹤,直到最近食慾變差、常常疲累不堪,且家人發現李先生肚子愈來愈大,才急忙至門診求治。診斷後發現,李先生的肝臟裡佈滿了大大小小的腫瘤,確診為末期肝癌,治療後仍無法挽回生命。

圖/NOW健康、Freepik

編輯推薦》肝癌初期無明顯症狀,確診後往往病情嚴重…研究:1療法減少復發:https://reurl.cc/V0o0vR

B型肝炎患者肝硬化風險高 肝癌機率高達15%

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,癌症仍位居10大死因之首,而肝癌已經連續44年名列前2名,每年約有1萬3,000人死於慢性肝病、肝硬化及肝癌,主因皆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,而死於肝癌的病患中,超過3分之2的人為B型與C型肝炎帶原者。B型肝炎帶原者如持續有肝炎發作,有15-20%會發生肝硬化,大幅增加肝癌的機率;而C型肝炎病毒感染至少會有1半以上變成慢性肝炎,其中約20%會導致肝硬化,而肝硬化者每年有3-5%會變成肝癌。
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謝文斌認為,除了常見的B型與C型肝炎,脂肪肝也逐漸成為醫學界重視議題。在台灣,平均每3個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,因為大多無症狀,所以許多人也不以為意,然而放著不管,若引發慢性肝炎,還是會傷害肝臟,甚至導致肝癌。

肝硬化患者3月檢查1次 落實早期發現保健康

謝文斌特別建議有肝硬化者,每3個月找消化內科醫師抽血並接受腹超檢查;有慢性肝炎者(B、C肝帶原者、脂肪肝、酒精肝),則每6個月追蹤1次;其餘40歲以上民眾,也建議規律定期健康檢查、特別要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。

肝癌是一個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」就可以活很久的疾病;但中晚期肝癌的治療常常不如人意。謝文斌深深體會出,每一個癌症患者的死亡不只是一個病人本身的痛苦,也包含了一整個家庭無盡的淚水與數個破碎的心,與其事後的懊悔、千金難買早知道,倒不如一年之中花一點點時間,敲敲消化內科醫師的門,多重視一下自己的身體,規律的追蹤檢查,才能活得健康、活得久。

本文轉載自《NOW健康》,原文為:從肝炎到肝癌只需1步! 定期追蹤才能遠離肝癌找上門

🍊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,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
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
NOW健康

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!《NOW健康》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,適用於0到...

肝癌 B型肝炎 癌症 腫瘤

推薦文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