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對、用對輔具 ,不僅能讓行動不便的人維持基本生活能力,銀髮族因骨骼、肌耐力等退化,甚至疾病纏身,適當的輔具能加強站立或行走的穩定度與支撐力,減少跌倒後二度傷害的風險。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醒,輔具要依每個人失能程度、生活習慣挑選,照顧者及被照顧者都應懂得善用輔具,才能提升生活品質。
內政部、衛福部最新公布國人生命指標資料,2019年國人平均餘命80.86歲,健康餘命為72.39歲,顯示有8.47年的「不健康」生存年數,也就是說,國人平均有8.5年陷入疾病纏身或失能狀況。
人的一生難免經歷「不健康餘命期」,不論受傷、生病或老化導致體能衰退,行動不便,這時除了藉由復健、復能等訓練延緩失能,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更要懂得使用合適的輔具來達到生活自理,進而提升生活品質。
中榮埔里分院復健科表示,廣義上來說,只要能夠幫助達到各種生活目的輔助器具或工具,都可以稱為輔具,像妥善運用輪椅、助行器及拐杖等常見的行動輔具,就能讓有行動障礙、肌力及平衡較差等狀態者,安全地移動到想去的地方。
不過,使用行動輔具有訣竅,中榮埔里分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黃微茜說,輔具須依個人需求、環境條件正確挑選並使用,才會安全、省力又有效,像長輩常用的「四腳拐杖 」,使用時,應將平的那面靠近自己身體(如圖示)才正確的。
此外,四腳拐杖、單拐手杖等單邊的行動輔具,要用健側手,即肢體狀況好且有力的手,出力握實即可;若分不出健側或患側,建議用慣用手拿取。
使用助行器、拐杖還要注意高度,應以患者的股骨大轉子(大腿最上端的骨突處)到地面的高度為宜,患者用手握輔具時,手肘自然微彎15至30度為最佳。
黃微茜說,行走、爬樓梯是每天都會做的事,行動不便使用輔具,懂得技巧就能比較省力;若是肌力、平衡感較好的虛弱者可正常步行,就採「兩點步態」方式,也就是拐杖(由慣用手拿)和慣用腳一起往前,再換另一隻腳向前。
如果肌力狀態差或單側受傷等較無力行走,那就要採「三點步態」方式,將拐杖拿在未受傷的健側,拐杖先向前,患側腳再移動向前,最後由健側腳向前跟上;若使用助行器,行走的順序也是一樣,輔具向前,患側腳、健側腳再依序向前。
若住家沒有電梯,又有上、下樓梯需求,黃提醒,輔具使用就須考量階梯面積,因樓梯踏階較狹窄,若四腳拐杖底面積大於踏階面積,就不建議使用,體積較大的助行器更是危險,同樣不建議使用,因此輔具選擇上,以單拐為宜,而爬樓梯時應一手握著單拐,另一手扶著樓梯扶手,增加安全性。
一旦行動不便者要仰賴輪椅活動,輪椅移動時須特別留意地面或路面有無高低差或顛簸等,避免失去重心跌倒,輪椅向前或往後翻覆等意外;上、下斜坡也要注意,應以乘坐者面朝斜坡上方為原則,防止乘坐者跌出輪椅。
台中榮總埔里分院也表示,正確且妥善運用行動輔具,能有效避免使用者發生危險,同時強化生活自理能力,活得更有尊嚴、自信,照顧者照顧過程中能更省力,避免受傷。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