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被虎爸逼出的世界冠軍!網壇巨星阿格西「贏了大滿貫也沒感覺」揭露幸福真面目

網壇明星阿格西。 圖/Shutterstock
網壇明星阿格西。 圖/Shutterstock

你之所以不快樂,不是你不夠努力、不夠成功,而是「幸福 觀」出了差錯!橫掃全美的「新幸福運動」。世界各地中小學、大學、監獄、政府、醫院、諮商室都有人開始實行的幸福觀革命。《為何成功了,還是不快樂?》精彩試閱:

安德烈.阿格西 (Andre Agassi)是冠軍網球 手,在職業生涯裡拿下八次大滿貫。坐上網球界的龍頭寶座以後,他說:「我一點感覺都沒有。」

我一點感覺都沒有。

我做研究的時候,跟一位名叫布蘭迪的女性談過話,她說了自己在學術圈十五年的生涯巓峰。「我拿到博士學位,進了頂尖大學爭取終身教職,後來拿到終身聘。我一點感覺都沒有,眞的。只覺得『就為了這個,我吃了那麼多苦?』」

我有個朋友付出八年的光陰等著成為律師,結果做了律師卻鬱悶不已;現在她在等退休。另一位朋友三度工作過勞,卻很篤定有一天他會升遷,然後遲來的幸福便會降臨。或許你也記得自己努力以赴,達成目標,然後很訝異快樂匆匆消退,而你什麼都不剩——或者更糟的話,只剩下不快樂。

成就 的謊言

第二個世界觀問題是:我該做什麼?

舊幸福的答案是,你必須達成預期中的成就。

其實你有一項了不起的能力,而你大概視為天經地義,那就是訂立目標、著手實現的能力。你能夠想像未來可能的樣貌,擬訂計畫,實現目標。

那為什麼這麼多人,最後像阿格西和布蘭迪那樣——以不可思議的想像力與精力去實現目標,然後︙︙一點感覺都沒有?

將近四十年前,心理學家理察.萊恩(Richard Ryan)與愛德華.德西(Edward Deci)見了面,兩人一起討論目標這回事。這一場對話引發了幾十年的合作、幾百項研究,還建立了「自我決定論」(self-determination theory),這可是心理學最重要的理論之一。他們跟夥伴肯恩.謝爾登(Ken Sheldon)、提姆.卡瑟(Tim Kasser),讓我們對目標如何促進(或阻礙)幸福有了許多認識。

目標有兩種:外在目標 內在目標

外在目標聚焦在取得外在的認可與獎勵。這些是舊幸福的成就,我們相信自己必須做那些事才能幸福。以下是最常見的目標:

● 人緣:受到眾人欣賞

● 合群:取悅別人

● 外貌:賞心悅目

● 財務成功:要富裕

這些成就本身不會眞的令人幸福。我們追求這些目標,是因為我們認為有了這成就,幸福便會以某種方式降臨。

編輯推薦》中年危機變轉機!熬過谷底「幸福感大爆發」:原來變老不是壞事 :https://reurl.cc/g6DxbL

重點不只在於你在追求什麼,那些追求背後的原因也很重要,往往你追求那些成就是因為舊幸福的信念:

● 你認為必須變成完美之我:「我一定要錄取這間學校,才是有價値的人。」

● 你跟別人競爭同一個目標:「這是大家都在做的事。」

● 你會因為這個目標受到懲罰或獎勵:「要是我不做這件事,爸媽會生氣。」

我們這輩子一直把該做的事轉化為內心的指示,我們在網路上看見不計其數的成就、看到別人因為那些成就得到的讚譽,也看到要是不做符合別人期待的事,會有什麼下場。

這就是阿格西的遭遇。他沒有選擇當網球手,那是他父親的決定。在他嬰兒時期,他的奧運拳擊手父親就宣布了,他要把兒子訓練成世界最強的網球手。他父親在後院搭建網球場,製作一具發射網球的機器,阿格西稱為「惡龍」。他一天要擊出兩千五百顆球,惡龍才會高興。從他的自傳,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痛苦,他擊球、擊球、擊球,但不管他怎麼努力,永遠都不夠。

成為明星網球手是舊幸福的成就,所以阿格西從來不滿足,無論他贏了多少比賽,無論他得到多少誇獎,無論他賺多少錢。他說過:「我靠網球討生活,即使我討厭網球,我偷偷痛恨網球,一直恨之入骨。」

回想你以前追求過的目標。

這個目標⋯⋯

● 是別人(家人、群體、文化)替你選擇的嗎?

● 是你因為別人做到了才選擇的嗎?

● 是會讓你覺得自己「贏了」人生競賽的事情嗎?

你相信要是實現了那個目標,就會⋯⋯

● 證明你夠好?

● 讓你其他的問題全部消失?

● 讓你終於可以放鬆,或是可以辭職去做你眞正在乎的事?

在你為目標努力的時候,你是否⋯⋯

● 犧牲你重視的其他事物(嗜好、感情、健康、價値觀)?

● 覺得必須在特定的時限之內做到,或是必須以某種方式做到,所以有壓力?

● 莫名其妙的日漸不快樂?

如果你在以上問題回答了一個「對」,你就曉得被舊幸福的成就擺布的滋味。

為什麼外在的目標不會令你幸福

被外在目標吸引,看到目標似乎可以帶來的好處,心動是很正常的。最近新幸福的設計案報名了一場比賽,等待比賽結果出爐的時候,我察覺自己在想:「希望我們會贏!」但在這些滿懷希冀的念頭後面,還跟著纏人、貪婪的念頭,比如「要是搬回獎項,我一定會快樂得多。」還有「這個獎項會證明我的作品夠好。」

「到時候我就會開心了」、「等到那件事情實現了⋯⋯」之類的念頭,是你抱持舊幸福的線索。這種時候,就要動用貼標籤的力量。對自己說:「那是舊幸福的想法,不是我。」我就是這麼做的,我發了個訊息給一位朋友,吿訴她我的感受,而這協助我看淸眞相。

外在目標看上去或許很誘人,卻永遠不會帶來幸福。那些目標給不了幸福,不能滿足我們的根本需求。事實上,大量的研究證明了外在目標更可能跟不快樂沾上邊, 包括:

● 身心健康惡化(包括更焦慮、憂鬱)

● 生活滿意度下降

● 人際關係的品質較差

● 出現正向情緒的頻率減少

● 比較沒自信

● 更多壓力

而且很諷刺的是,研究發現追求外在目標的人,達成目標的可能性較低。

即使你眞的想要實現外在目標,眞的賣力追求成功,那照樣滿足不了你。一項二〇一四年的研究調查了兩組律師。第一組追求外在目標,想靠報酬高的案子大發利市。第二組律師造福世界,從事報酬較低卻有意義的工作,承接非營利、永續性、公益類的案件。第二組的律師更快樂、更健康,儘管第一組律師「如願以償」。

追求那些目標強化了舊幸福的世界觀,因為強化了這個世界是一場競爭的想法。金錢、聲望、社會地位感覺都很稀罕,必須爭取才會有。你永遠都要更努力、更積極、更忙碌。永遠盯緊身邊的人,防止他們跟你分一杯羹。用你的成就證明你遠遠比他們優秀。當然這種心態會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,強化我們的競爭文化。由於隨時都在跟人較量,研究顯示,外在目標跟人際關係較不令人滿意有關。

總結來說,如果你追求成果,你在努力的過程大概不會太快樂;你實現目標的可能性較低;而要是你成功了,你不會因此快樂。這未免太不划算了!這就像想把破洞的水桶裝滿水。不管你加了幾遍水,水桶都會又一次變空。

對於成果,我是這樣想的,我們仍然如此堅決的追求這些目標的事實,在我看

來,證明了我們是如何深切而眞誠的想要幸福。我們願意在當下吃盡苦頭,去交換我

們認為未來會帶來幸福的事物。可怕的是那其實行不通。

內在目標在實現的過程中就很開心

我們來看另一位網球手,羅傑.費德勒 (Roger Federer),他贏得大滿貫二十次,是史上第三多。他的網球之路與阿格西截然不同。

費德勒從小熱愛運動,尤其是足球和網球。十一歲時,他決定專門打網球,主要是因為他喜歡單人運動,不愛團隊運動。那是他對事業路線的眞摯選擇,他在體壇的後續發展我們都知道了。

這就是第二種目標——內在目標。內在目標的主要類型如下:

● 安全:覺得安定,供應自己與心愛之人的生活所需

● 健康:照顧你的身心健康

● 自我接納:學會愛自己

● 成長:尋找蛻變的方式

● 情感連結:建立正向的人際關係

● 群體:成為一個群體裡的一員,為別人付出

研究顯示,內在目標的確讓人更快樂,與外在目標形成鮮明的對比。內在目標可以滿足你的內在需求,所以內在目標讓人樂在其中、充滿意義、令人滿足,不只在實現之後,在實現的過程也是。

我們看到費德勒正是如此。在二〇一六年的訪談裡,他說:「我實在太愛網球了,就算沒贏我都不在意。」

《為何成功了,還是不快樂?:失控的功成名就神話,以及如何才能長久幸福》。 圖/虎...
《為何成功了,還是不快樂?:失控的功成名就神話,以及如何才能長久幸福》。 圖/虎吉文化

本文摘自《為何成功了,還是不快樂?:失控的功成名就神話,以及如何才能長久幸福》,2024/06/26虎吉文化
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
延伸閱讀

親眼見消防人員和死神搶命!9旬嬤做回收存470萬捐消防局:盼救更多人

「尊嚴臨終」台灣安樂死可能嗎?23國安樂死已合法!條件、費用、方法整理

最常忽視的「漏財5習慣」!喝拿鐵、訂外送…竟害你存不到錢

龍眼曬成桂圓更香甜,但營養成分差很大! 營養師:新鮮吃才有「這效果」

相關文章

台灣阿嬤變曼谷企業家!80歲堅持上班,坦言創業最重要的是「這件事」

鬼故事古厝變民宿!她助弱勢族群、更生人安心就業:餘生繼續做公益

聽不見音樂就用身體去感受!聽障舞者用自信舞步跳脫人生限制

最後一次帶兒子「看摩天輪」…父母含淚簽署器官捐贈:謝謝你來過

67歲婦戀上24歲小鮮肉!交往3年「只為簽證不為愛」讓她心碎恢單

越南移工變身博士生,再到大學當老師!她如何打開人生新篇章?

熱門文章

「生病回台爽用健保」以後行不通了!他怒批:遲來的正義

半夜腳抽筋太痛苦!50%成人有這問題,補充1營養素就改善

65歲退休可領多少退休金?最多3筆錢入帳!退休金試算公開

不是感冒!他嚴重鼻塞流鼻水,竟是這種癌症作祟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