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【養生村試住】來去養生村住一晚!試住方案懶人包 最低2500元起
-
住院請看護「5醫院」免費!2024「住院整合照護服務」申請方式、價格 懶人包一次看
-
熟齡再進修一點都不難!55歲以上「熟齡專屬」大學課程 重溫學生夢
「我不過想趁小孩休假時跟他聊天,但為什麼聊到最後總是不歡而散?」,67歲陳先生經常跟同年紀好友訴苦,孩子成年後的親子關係 疏離,讓他覺得內心很孤單。
不少熟齡爸媽也有同樣心境,專長親子溝通 的心理諮商師林萃芬 分析,「父母發現自己不再是子女心中排序的第一位,甚至落在工作、朋友之後,他們的心理會受傷的」,其中有些父母想拿回主導權繼續緊抓孩子,卻讓親子關係愈來愈疏離。
因此,如何與成年子女好好相處,回溫親子關係?林萃芬建議爸媽該做的第一步應是「先回頭關注自己」,再來是「放鬆父母為尊」的舊觀念,不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,練習尊重子女的決定。
熟齡爸媽的破冰3練習 回溫成年子女的心
熟齡爸媽與成年子女的關係糾結,問題常出在雙方都覺得「心沒被讀懂」。若想擺脫親子間誤解導致的惡性循環,林萃芬認為,爸媽們還是要先行動,對子女釋出善意,改善溝通做起。
可能有些人可能擔心孩子長大翅膀硬了,個性也改不了,到時候變成熱臉貼冷屁股多沒意思。然而,林萃芬仍保持樂觀地說:「爸媽們不必擔心,只要父母有心,想重建親子間的良性溝通,其實任何時候都來得及。」
想與成年子女的關係破冰?她從實務經驗歸納3個方法提供熟齡爸媽練習:
1、自我覺察:若與孩子溝通氣氛經常不好,爸媽可回想一下每次雙方快吵起來的時候,「自己的心理狀態如何」、「當時使用的語氣與用詞是正面還是負面?」。先理解自己心理需求及說話方式,才能了解該調整的是自已還是子女。
2、同理孩子處境,撫平心裡傷痕:林萃芬說,實務上她會讓親子諮商的父母親「先向孩子低頭」,例如跟孩子說「對不起,我以前都忽略你的感受」。雖然這句話的感受上是讓爸媽承擔錯誤的一方,但其真正的用意是「讓孩子知道父母親願意理解他的感受,進而增加信任,加強溝通品質。」林萃芬說。
3、放下自我中心:孩子成年後,爸媽就該給彼此獨立的空間,練習尊重子女的各種作為。不再以孩子是天天在身邊打轉的陀螺,不停鞭策與提出要求。此時,若爸媽多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,少一些責任,多一些時間找出人生新的熱情與興趣,與成年子女的關係反而迎刃而解。
熟齡爸媽要「順而不順」 才是與成年子女溝通的不二法門
「我們家姐姐很認真,還拿獎學金;妹妹則是聰明,想法很多」,58歲資深媒體人陳偉民,對23歲與21歲女兒個性、習慣、甚至交友狀況都瞭若指掌,他說兩個女兒與他們的互動一直很親密,總會主動與爸媽分享生活大小事,親子衝突很少發生。
這是因為陳偉民與太太從孩子出生後,有意識的給孩子一個「心理安全」環境。如林萃芬所說,信任是良性親子關係基礎,陳偉民說他與太太從小就經常會稱讚女兒,也會特別注意與孩子溝通時,盡量用正向的語言回饋,也會提醒自己涉入女兒世界時,要考慮到他們的心情,不必每件事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。
「可以感覺到孩子很信任我們,所以願意跟我們分享心情,當我們知道孩子在幹麼後,也會適當放手讓他們自由,親子間的信任與良性溝通就是這樣建立起來」陳偉民說。
但子女與父母畢竟不同世代,尤其孩子長大後一定會有自己的主張與價值觀,當雙方產生落差時爸媽該怎麼做,才不會破壞長期累積的良好關係?
陳偉民說「順而不順,是我的接招方式,換句話說就是先讓孩子知道,我同意妳想做這件事,但實際執行方式不一定照妳的想法,我們一起來找出最適合的方法。」
陳偉民舉例「像小女兒說想打耳洞,媽媽心裡其實是反對的,只是第一時間沒先拒絕,過一段時間小女兒又提出需求,媽媽此時開出兩個條件,一個是成績必須到一定門檻,一個是一定要去醫院打耳洞,最後小女兒兩樣都做到,打完耳洞之後,媽媽看了也覺得漂亮,皆大歡喜。」
更多新自主世代延伸閱讀|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