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親之旅 最後卻變成一部世紀災難片,網路上最近流傳著「帶爸媽出國的恐怖故事」,抱怨旅遊美好回憶僅剩碎念,一談到錢不只傷感情,連帶而來的還是一連串砲轟,網友KUSO想拿餅乾塞住爸媽的嘴,引發網友共鳴,直呼只要試過一次幾乎都不敢再試了。
諮商心理師林萃芬 說,長輩出遊時總是滿滿的抱怨,暗藏著長輩對旅遊的不確定性,或是體力無法負擔,卻不知該如何表達,只好用最習慣的方法「抱怨」、「碎念」呈現,反而讓整趟旅程烏雲密布。
・出國前,長輩得做好的心理建設
長輩面對旅遊,常抱持著「美好的幻想」,卻忽略旅遊路途中,可能會面臨各種突發狀況,林萃芬說,多數台灣的長輩,對於旅遊沒有太多的經驗,在過去那打拼的年代,幾乎沒有額外的時間以及經費旅遊,對於旅遊總會出現的種種不確定,容易感到不安、焦躁,在沒有做好任何心理準備下,就會以他們最熟悉的方法「抱怨」紓壓。
無論是短程、長程或是跟團、自助,孩子準備帶長輩出遊前,別為了要說服長輩出遊,刻意把旅程描述得太過美好,讓長輩疏於準備,且無論是跟團或是自助,都得在他們出發前,先告訴他們,旅途中可能會迷路、下雨、暈車、走很多路、感冒等,得先把種種情況先告知長輩,讓長輩做好準備。
而這些事前的恐嚇並非是要讓長輩卻步,放棄參與旅遊,孩子同時也得告知長輩會有解決方案,且會隨著長輩的需求,適度調整行程,旅行前的行程討論等,都可以讓長輩參與,包含先看景點的圖片、會吃到什麼樣的餐點、座位長什麼樣子、走路大概的時間等,能大幅減少長輩的不安全感。
林萃芬說,嘗試出國旅遊之前,建議先嘗試跟團,但同樣的要在事前幫助長輩做好心理建設,如跟團可能會被帶去特定地點購物、導遊會兜售產品、吃不一定吃到最好、一大早必須要早起、得團進團出等,等到長輩已經適應,再嘗試自助旅行。
・疲累變「傲嬌」、「任性」,這些都是長輩抱怨背後的原因
長輩的體力與年紀常是成反比,但長輩常會高估自己的體力,又礙於面子不願隨意說出口,最後用抱怨以及碎念表現,卻是毀掉整趟旅程的元凶。
曾有個案例是,女兒帶長輩自助到日本旅行,卻因走迷路多走好幾公里,爸媽體力不支開始碎念「都是妳沒有準備好」,女兒受不了兩老的砲轟,無奈地說「直接搭計程車回飯店」,沒想到卻讓爸媽更生氣,批評「浪費錢」,最後女兒花了大筆錢搭計程車回飯店,卻成了整趟旅途的千古罪人。
林萃芬說,若要帶長輩自助旅行,子女千萬不要安排「滿到炸」的行程,一點吃抹茶名店、一點半搭車、兩點半到景點,這類的行程絕對會讓長輩吃不消,子女也別堅持一定要到某個定點,讓行程有些緩衝,也可以適時依照長輩的體力調整。
長輩也應該要軟性地表達體力狀況,像是今天走路走得太多了,明天的行程可不可以調整改多搭車,千萬別忍著今天的不滿,隔天因為今天的不滿沒有抒發就遷怒到其他的事情上,她也提醒,有些長輩會期待子女可以「看透」他們的狀況,忍著不說,當子女疏忽時,長輩原先滿滿的期待落空,又成了吵架的導火線。
・忍不住碎念前,可轉移注意力
長輩面對兒女,常是以類似主管的角度看待下屬,容易用指責的方式跟兒女說話,但在旅遊現場上,最不缺的就是「風涼話」及「潑冷水」,長輩在接受子女邀約的旅程後,角色應該轉換,應成為這趟旅程彼此合作的旅伴。
長輩出發前就得先告訴自己,當旅途中遇到困難應攜手解決,不該一昧的責怪,忍不住發脾氣之前,建議可以先深呼吸,或是暫時轉移注意力,讓不滿先宣洩一下,再面對子女。而旅途中出現非預期狀況時,自己也應該做些調適,像是餐點有咬不動的肉,別急著向子女說「這肉這麼硬要怎麼咬」,可以選擇吃別項,或是避開那一塊很硬的肉。
也建議長輩可以在出發前,手機裡可以下載令自己開心的影片、書籍、遊戲等,她也說,旅行的過程中,家人之間也得互相回饋,子女帶長輩出遊,也希望長輩能玩得開心,當子女詢問好不好玩等,也應該給予子女一些鼓勵,別因為一趟孝親之旅鬧翻,最後反而傷害親子間的感情。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