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週五(4/2)至下週一(4/5)為清明連假,雖然世界仍壟罩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之下,但台灣因為防疫政策控管得當,已有不少家庭陸續返鄉掃墓 。然而掃墓要準備的供品相當多樣,因此每到清明節 ,上市場採買備品與供品都是件苦差事,因此保庇NOW在此幫大家準備清明掃墓的懶人包,讓大家不必再煩惱。
無論是新墳(三年內)或是舊墳,都要先以鐮刀除去雜草,再將五色紙用小石頭或石塊壓在祖墳上。接著擺上供品,祭拜后土,祭拜完焚燒金紙,或是等祭拜完祖先後一起燒,但要分兩區;祭拜祖先時,全家人一同上香,酒過三巡後才燒金錢,最後將供奉的三杯酒倒在紙錢上,是為「奠酒」。
以上是基本流程,但根據新墳與舊墳的差異,供品也會有些微差異,要祭拜的對象除了墓主還有后土。
所謂新墳,指的是三年內的墳
拜后土需準備:三牲、麵線、紅龜粿、草仔粿、茶水三杯、酒三杯、蠟燭一對、鮮花一對
拜祖先要準備:三牲、飯菜碗(六碗、十碗、十二碗,可準備祖先生前愛吃的菜餚)、茶水三杯、酒三杯、蠟燭一對、鮮花一對、水果、紅龜粿、草仔粿。
若是三年以上的舊墳,拜后土準備三牲、麵線、茶水三杯、酒三杯;拜祖墳則準備三牲、雞鴨蛋、水果、紅龜粿、草仔粿、茶水三杯、酒三杯、蠟燭一對和簡單飯菜碗。有些家庭只會準備一份三牲,先拜完后土後再移到祖墳前祭拜。
以上這只是一種通用的原則,依據不同地區以及不同族群、不同家族,祭拜祖先的方式與供品也都會有所不同,例如有些地區會增加子孫們將事先準備好的水煮蛋敲碎,剝開蛋殼在祖墳吃,蛋殼撒在祖墳上,代表「新生」、「蟬蛻」,更是象徵祖先對後輩的庇佑,但有些地區則沒有這個習俗 。
然而今年情況特殊,新冠肺炎威脅仍存在,同時台灣又面臨缺水問題,所以清明掃墓時要特別注意兩件事,第一是保持良好衛生習慣,盡量全程戴上口罩並保持安全距離,第二是若有焚燒金紙的習慣,務必要記得在金紙焚燒完畢後以水將火星完全熄滅,確定毫無任何殘火才離開,以免讓台灣目前的缺水現況雪上加霜。
本文原文出處轉載自《保庇NOW》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