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5、6月進入濕答答的梅雨季 ,空氣濕度動輒飆破80%,衣服曬不乾,空氣中還飄出霉味,讓人煩躁不已!除了開除濕 機,還有沒有天然、便宜又實用的居家除濕小撇步?家事達人陳映如 整理以下秘訣,讓你好好對抗濕氣,全家乾爽迎雨季!
除濕省錢派:4種小物再利用
家中常見的天然材料,就能成為除濕的利器!像是「水玻璃」乾燥劑(矽膠乾燥劑),1公斤約250元,在化工行就買的到。吸濕後會變色,只要以微波加熱,或放在鍋子用小火加熱後,就能重複使用,CP值超高,適合放進衣櫃、鞋櫃等濕氣重的小空間。
4種居家除濕小幫手:
1.竹炭:用紙包起來保持透氣,也不會沾黑。
2.報紙:捲起用膠帶固定,塞進角落,每2個月更換一次
3.乾燥柑橘皮:能除濕又散發柑橘清香,但容易發霉 ,約10天需更換。
4.小蘇打粉:裝瓶後蓋上紙巾並綁緊開口,除濕效果約可持續1個月,舊粉還能拿來刷鍋子、清水槽,一物多用不浪費。
至於零食包裝內附的小乾燥劑或用過的暖暖包,也能回收再利用於小空間除濕。
除濕科技派:除濕機省電有撇步
家中想要快速除濕,還是得靠除濕機,怎麼開才省電?台電建議,選擇設定濕度在55%~65%,有效除濕,還能符合人體的舒適性。若濕度低於50%,可關機休息,避免空氣太乾,也不會浪費電。
陳映如建議,除濕機放在室內中央,並打開衣櫃、鞋櫃的門,搭配電風扇或循環扇,幫助空氣流動、提高除濕效率。使用前也要關好門窗,避免室外濕氣不斷流入,徒勞無功。
此外,很多人好奇除濕機怎麼選?其實,除濕機並不是越大越好,台電提供一個簡單換算公式:坪數 × 0.8 = 每日除濕量(公升)。例如10坪的空間,大約只需要8公升等級的除濕機即可,避免買太大浪費電。
機器運轉時,應與牆面、家具保持適當距離,避免出風口被阻擋導致過熱。最重要的是,水箱需天天清空、濾網每月清洗,才能維持效能、避免細菌與黴菌孳生,防止除濕機變成「霉菌散播器」。
冷氣除濕效果好嗎?小心傷荷包
冷氣雖也有除濕功能,但無法偵測濕度,長時間使用不僅較耗電,也可能導致室內過乾。若家中沒有除濕機,可使用冷氣除濕功能來代替,但要追求除濕的功效,仍要以除濕機為主。
梅雨季雖濕氣逼人,但只要掌握除濕技巧,懂得善用小物與正確使用除濕機,就能打造乾爽舒適的生活環境,還能同時守住健康與荷包。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