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是節約還是囤積 世代認知差很大

世代成長背景不同造成的認知差異,使得兩代之間,常因囤積引發爭議。 圖╱許正宏攝影
世代成長背景不同造成的認知差異,使得兩代之間,常因囤積引發爭議。 圖╱許正宏攝影

許多人抱怨家中長輩有囤積習慣,甚至為了東西要不要丟?要放在哪裡而有不愉快。你是否想過,為何長輩愛囤積?專家告訴你,囤積的習慣是有世代差異的。

專長「家庭紛擾」的大心診所心理師楊旻鑫解釋,60歲以上的長輩,有的早年曾經逃難、有的經歷貧窮,成長裡都有著匱乏經驗,因為這種生命記憶,使得這個世代普遍發展出「儲存」的習慣。

這種成長過程的匱乏經驗帶來的不安全感,很難透過「講道理」去說服,甚至去改變。好處是,他們在金錢使用上比較節省,但相對的,因為想省錢愛占小便宜,常因此陷入被詐騙的危機,給子女「省小錢花大錢」的印象。

這些長輩的子女,成長在相對富足的世代,生活中的豐盛感夠,不安全感與對物質的執著沒那麼深,這樣的成長背景,使得他們無法理解父母囤積背後的匱乏感。

世代成長背景不同造成的認知差異。使得兩代之間,常因囤積引發爭議。如何化解?楊旻鑫認為,居家的空間戰爭,每個家庭的溝通模式不同,沒有標準答案,但設法增進彼此的理解,並且覺察自己的狀態,是幫助每人找到解方的不二法門。

你可以這樣做

1.學習爭取空間

找出居住在這個空間所有人的最大利益,過程中一定需要折衝,也必然面臨壓力,所以必須學習克服壓力,去爭取空間。

2.試用各種方式填補父母心中的匱乏

處理必須要有些技巧,例如透過言語填補長輩心裡的匱乏,或用撒嬌方式訴諸以情,劃出公共空間與私領域,讓囤物這件事限定在特定空間。

。後半輩子我想這樣住(1):規畫為人生第2次翻修住宅!林黛羚:「房子是用來照顧老後」

。後半輩子我想這樣住(2):翻修住宅實例篇/喝杯咖啡吧!好友共聚新空間

。後半輩子我想這樣住(3):翻修住宅實例篇/發呆亭、隱形臥鋪…為媽媽打造居家黃金動線

。後半輩子我想這樣住(4):斷捨離不容易/是節約還是囤積 世代認知差很大

更多新聞報導

張瀞文 收納 親子 斷捨離

「房子是用來照顧老後」熟齡居家改造找回家人關係

喝杯咖啡吧!翻修老宅 好友共聚新空間

延伸閱讀

婆媳互動最高原則 林靜芸:把婆婆視為VIP

生於醫生世家拒走父母路 林之晨:媽媽覺得我是外星人

整形教母vs.電信總經理 林之晨:做什麼都可就是不當醫師

70歲歸零出發「帽子大王」戴勝通父子的太極哲學

相關文章

不是你懶!斷捨離「失敗3原因」,從1小步開始成功清空人生

搬家、斷捨離必學!家中有這50件東西立刻丟掉

「捨不得丟東西」不是珍惜而是浪費!用斷捨離重新撿回自己

東西丟掉太浪費?3斷捨離方法:丟掉不再後悔

寒冬來襲:棉被、毛毯、床單怎麼選?18個「居家保暖」祕訣公開

斷捨離卡關?學3招擺脫「以後用得到」迷思,避免囤積症上身

熱門文章

有福了!9縣市打「帶狀皰疹疫苗」有補助or免費:預約、申請懶人包

冷氣不涼、有異味?師傅教你「DIY冷氣清洗」4步驟 省錢又省時

90%媽媽都煮錯!氣炸鍋「這樣用」恐吃下致癌物:菜成毒湯

小三扶正遭報應式出軌!丈夫外遇冷回「你當初也是這樣」讓她心碎離婚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