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父親頻託夢「怎麼把我放在塔裡」她後悔違背遺願,7年後海葬圓夢

專家說,海葬是回歸大自然,建議增加儀式感,增加追思與緬懷的記憶點,或結合觀光等配套措施,讓海葬更有溫度。 圖/新北市民政局提供
專家說,海葬是回歸大自然,建議增加儀式感,增加追思與緬懷的記憶點,或結合觀光等配套措施,讓海葬更有溫度。 圖/新北市民政局提供

台灣四面環海,海葬 卻鮮少人使用?

台灣海葬不普及,與民間習俗有關,甚至有殯葬業者質疑,怎忍心讓家人泡在海水中?研究生死學專家說,海葬是回歸大自然,建議增加儀式感,增加追思與緬懷的記憶點,或結合觀光等配套措施,讓海葬更有溫度。

桃園市有名退休女教師將往生七年父親骨灰罈,從納骨塔取出後進行海葬,殯葬人員詢問,原來女師父親生前是船員,一輩子與海為伍,過世前曾囑咐要海葬,卻在葬儀社人員勸說下,她擔心讓父親泡在海水中,改火化後入塔安頓。

女老師說多次夢到父親「怎麼把我放在塔裡?」內心煎熬,與家人商議後決定把父親骨灰取出,完成父親海葬遺願。

禮儀師羅玉玲表示,曾協助老榮民海葬,也是亡者生前囑咐,多年後老榮民妻子過世採火化入塔,家屬透露父親海葬時未留下骨灰,至今無法讓父母依習俗「合爐」,供奉祖先牌位時總覺遺憾。

編輯推薦》想規劃環保葬 ?「海葬」前先看這篇!流程、費用、常見迷思一次看:https://reurl.cc/LaXr2y

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副教授楊國柱曾調查,約三至四成舉辦海葬的家屬,事後感到遺憾,曾有家屬夢到已海葬長輩埋怨「在海裡很冷」;也有後代認為海葬後,茫茫大海無處可追思。

楊國柱說,海葬後追思先人似乎少了標的物,海葬前除尊重先人遺願,親友間要充分溝通,有共識再執行,可減少事後不必要的遺憾。

他說環保葬不立碑牌,殯葬儀式感很重要,建議政府增加補助經費,打造更細膩、舒適儀式場域,增添美學設計與營造氛圍等,有助於撫慰悲傷。

台灣自然環保葬協會常務理事邱達能說,海葬可結合自然條件,如台東、花蓮可搭配賞鯨船,提高接受度,離島澎湖、馬祖可選小島打造「生命之島」,親友日後可重返原處,聽浪、看夕陽追思,或在寺廟、納骨塔設牌位,讓親友追思時有寄託,而非海葬後就斷了線。

🍊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,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
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
更多新聞報導

海葬 環保葬 死亡與告別

身後進塔、環保葬怎麼選才好?費用、申請方式、差異比較一次看

每年40萬人腦中風,為何預後狀況差很多?醫指3大原因

延伸閱讀

身後進塔、環保葬怎麼選才好?費用、申請方式、差異比較一次看

台股跳水重挫!投資遇上股災怎麼辦?做1件事保護你的資產

台中霧峰一日遊攻略!安藤忠雄美術館+百年林家花園,古早味美食行程推薦

爆瘦12公斤、衰老20歲!「1免疫疾病」併發肺纖維化恐致命

相關文章

同社區兩位高齡長輩,一個開心旅遊一個疲憊抱怨…關鍵差在「這5件事」

長照需求大增!「這縣市」免費培訓照服員就近考證照

【獨家開箱】環保葬植存vs樹葬差異?實際流程、費用一次看懂

簽好「放棄急救」≠安詳善終?「病人自主」3件事缺一不可!

失智症患者為何常在水域尋獲?1致命原因曝光,專家揭3大預防走失關鍵

防跌=救命!3關鍵助熟齡遠離跌倒危機

熱門文章

常喝4種飲料=癌細胞全下肚!「這款」看似健康卻會誘發食道癌

氣炸鍋少油就健康?4招避免吃下致癌物,2食物千萬別放!

從頭髮看出你的壽命!醫揭「1線索」:全身細胞都老化

提早退休躺平!3方法用投資打造被動收入,花到95歲仍有錢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