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獨,其實是最大的自由。人生本來就是一個人的旅程,與其為孤獨所困,不如培養「獨活」的能力,享受剛剛好的孤獨。《剛剛好的孤獨》精彩試閱:
人的內心深處有想要獨處的慾望
「對於現代人來說,最合適的生活方式,或許就是學習如何掌握「想獨處」與「想共聚」的平衡。」
誕生於非洲陸地的人類,很容易成為周圍猛獸攻擊的目標,是非常脆弱的物種。為了在那樣的環境裡存活,人類便開始建立群居生活。但是,有些人只要和其他人相處,就會覺得壓力很大、感到喘不過氣,最終還是產生想要遠離群體的渴望,於是遷徙、分散到世界各處。
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,人類才得以成功地踏出非洲,花費上萬年的時間,步上偉大的遷徙旅程,定居於世界各地。
也就是說,在人類的心中,同時具有「想與群體共聚」的慾望,以及「想要自己獨處」的渴求。只是,如果「想共聚」的慾望太過強烈,可能會埋沒於群體當中;而「想獨處」的渴求過於旺盛的話,則可能導致加深被社會孤立的風險。
我認為,對於現代人來說,最合適的生活方式,或許就是學習如何好好掌握這兩方面的平衡。事實上,不管大家願不願意,現今這個時代早已成為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獨居這件事的社會結構。尤其在都會地區,隨著家庭型態主要朝小家庭發展,親子二代同堂好似渺茫之夢。
遠親不如近鄰,鄰居守望相助成趨勢
非首都圈的人口密度也逐漸稀疏,父母與子女分別居住在相隔遙遠的地方。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,現代人能夠依靠的對象,早已由親人轉變為居住在附近的鄰居或朋友。但是,如果摸不著近鄰的脾氣、不熟悉對方是什麼樣的人,反而會讓這段人際關係 成為自己的沉重負擔。
自古以來的日本 社會,就如同江戶的長屋文化(譯註1)一般,比起血緣關係,對「生活在同一個地區」這件事被賦予更深刻的意義。但是近年來,知道同一棟公寓的鄰居長什麼樣子、叫什麼名字的人,反倒比較稀奇。地區共同體的型態正在急速消減當中。
隨著環境改變,年輕逐漸獨自化、獨居化
在職場環境方面,隨著「日本股份有限公司」(譯註2)的消滅,也讓過往「夥伴團結一致共同前進」的精神跟著急遽衰弱,企業共同體的觀念已經開始走向崩解。再加上家庭型態也朝著小家庭發展,不可避免的,社會上的人際關係不得不往獨自化、獨居化邁進。
換言之,日本社會已經不再如同過去一般,認為個體只要附屬於某個群體就能夠放心。就像大企業紛紛垮台一樣,這是個「不知道自己乘坐的那艘船何時會沉沒」的時代。我想,年輕人會如此積極地採取獨自行動,或許正是因為他們早已敏銳地察知當今的時代氛圍吧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譯註:日本江戶時代平民百姓居住的細長型平房,平房內又區分為好幾段隔間,每段為一戶。戶型雖較無隱私,不過鄰居間會相互幫助、共同生活。
2譯註:將日本的國民經濟比喻成公司的一種概念。
本文摘自《剛剛好的孤獨:培養獨活能力,與別人保持無負擔的聯繫,想要一個人待著的時候也沒問題》,2022/10/13木馬文化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【橘世代課程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📢 醫師夫妻退休選擇回台「入住養生村」!揭開美國移民回流潮背後原因
📢 立冬後轉運必看!吃什麼最招好運?四大生肖有貴人相助
📢 冬天厚衣服老是有霉味?教你一招「曬衣時間減半」快速乾衣秘技
📢 歡迎爺奶來打工!新加坡、荷蘭、日本「友善熟齡職場」彈性工作超夯
📢 換上舞衣 79歲銀天鵝雀躍芭蕾夢
📢 沉浸佛朗明哥、木箱鼓 一秒到西班牙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