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歲後的你是「漸入佳境」還是會「陷入困境」?那就要看你是「積極面對」」還是「消極害怕」!本書將90%以上熟齡者所面臨的「財務、醫療、心理、法律」問題一一呈現。十大專家首度聯手協助您面對生命中的關鍵時刻,克服此起彼落的人生海嘯!《預見50歲後的大小事》精彩試閱:
日本 的創新老齡照護-快樂公寓不受拘束也不寂寞
在日本的一次旅行中,我遇到了一個鮮為人知卻又非常特別的地方:一棟名為「快樂(Happy)公寓」的混齡照顧建築。這座公寓的故事起源於三十七歲的社長首藤義敬(Shuto Yoshihiro)先生。在2017年,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和父母、祖父母一起生活並加深彼此之間的連結,他決定在市郊建造這棟六層高、有四十五個單人房間的互助式住宅。
令我驚訝的是,這棟建築並非傳統的護理之家,而是一個私人住宅。裡面有約四十個房間,這裡的住戶80%主要是失智症 的長輩。他們並沒有像護理之家或安養院制式的作息安排,也不會要求每一個人要一起參加活動,大家可以各自照著自己的興趣或步調做自己想要做的事。
特別的是,一樓大廳是社區的交流中心,讓社區的人隨時進出,甚至於住在附近的老人家或不願上學的小學生或中學生,都可以進來自學。社會人士或工作人員都可以成為教學的講師,然後協助畢業和就業。
快樂公寓的目標就是,「盡量減少約束,打造一個讓長者不再獨居,也不需要負擔高額的住宿與照護費用的地方。」這打破我對老年照護的刻板印象。
這樣的模式在臺灣也有類似的例子。例如在臺中沙鹿,有一家叫做「好好園館」的機構。這是一位社工背景的教授開設的,其設計和環境都讓人感受到一種與世無爭的氛圍。這裡有各種植物和羊群,給予長輩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。
失智症對家庭的影響是深遠的,而我自己也有經營失智症據點的經驗。我曾見過一位阿嬤,她常常誤認其他人偷了她的錢,甚至連家人也不例外。這導致她與家人的關係緊張。此外,她也會頻繁地去商店購物,但購買的物品都不會使用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嘗試與商店協商,希望能夠將她購買的商品退回。
日本的創新老齡照護-上勝町的經濟模式啟示
除了快樂公寓,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把老化社區打造成年營收入近三億日圓(折合新台幣約6千4百多萬元)的案例。幕後推手為現年六十四歲的橫石知二先生。
這案例位於上勝町,因人口外移及老化,目前全村僅有一千五百人,而且九成是老人,卻有三百人做葉子相關工作,例如栽培和採集樹葉。
這些樹葉被用在高級日本料理的盤子上。透過一個特殊的系統,這些長輩可以在家中接單,然後出貨,就像家庭代工一樣。這讓許多八、九十歲的長輩覺得自己還能有所作為,並從中獲得收入和成就感。這種將照顧和經濟活動結合的模式為社區帶來了正面的影響。
除此之外,在日本我還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社區模式。這個社區裡,居民可以發行自己的貨幣,並在社區內進行交易。更令人驚訝的是,附近的暢貨中心和百貨公司也接受這種貨幣作為交易方式。這種自主經濟系統的設計,真的讓我覺得非常新奇。
這樣的模式,無疑是對於推動自治住宅和經濟社區發展的一種新思維。透過自己的貨幣,或是打造特定的市場,這些老年居民不僅能夠確保自己的生活需求,還能夠參與社區的經濟活動,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。
臺灣目前面臨的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,其實與日本非常相似。但比起日本,我們的老齡化和少子化速度甚至更快。這也意味著,未來我們的社會中,將會有更多的獨居老人 。當我們考慮到這些獨居的老人,可能因為生活困難、詐騙或其他因素而流落街頭,我們應該如何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照顧和支持呢?
我認為,我們應該考慮建立一個提供勞務的平臺,讓這些老人可以找到自己能夠參與的工作,從而獲得生活的意義和價值。
我一直在思考,如何實施這樣的計畫?如果我們能夠參考這些日本的模式,為這些老人提供一個可以自主經營和參與的社區,這不僅可以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,更可以幫助他們找回生活的熱情和活力。因為,我深深相信,無論年齡大小,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意義。
本文摘自《預見50歲後的大小事:生命中不能不知的關鍵時刻,集各領域專家教你解決中年後的財務、醫療、心理、法律等各種問題》,2023/10/26財經傳訊
【橘世代課程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