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齡歧視│老 = 負擔?固執?找麻煩?別再讓人認為「老了,不行啦」

「舞拾人生」創辦人羅瑋君開設專為長者設計的芭蕾舞班,幫助長者體會運動的美好。 圖...

「舞拾人生」創辦人羅瑋君開設專為長者設計的芭蕾舞班,幫助長者體會運動的美好。 圖/記者葉信菉攝影

年齡歧視 」是指認為年長者是弱者就不能從事某活動,或某些族群感受到年長者的威脅而生嫌惡感,甚至有排拒的作為。

台灣社會的年齡歧視多源於對「老」不熟悉,有些透過理解脈絡與成因,可以消弭刻板印象 ;但有些需要透過政策的倡議、具體的作為來解決。本系列報導分為生活、工作與租屋三個篇章,希望透過更多認識,減少歧視。

保持心態年輕 比年齡重要

退休大學老師朱全斌認為,在重視皮相的社會,年齡歧視無所不在。但他認為年老與年輕,心態才是重點。有的年輕人,思想上可能有很多框架或成見,內心的自我設限、不願嘗試新事物,才是人生真正的老去。如果心態年輕,其實可以不在乎社會成見。

當社會習慣以年輕人的標準來評斷老人,而老人也因此感到不安,那就代表這是個淺碟型的社會。他提醒,社會需要好的典範,讓長者的智慧被看見,這些智慧是經過歲月累積才獲得的。

五十五歲的李蕙菁已經上了三年的芭蕾 舞課,「我當初是偷偷報名,親友都不知道。」剛下課的李蕙菁臉色紅潤,女孩般羞澀地笑了:「年紀那麼大還跳芭蕾舞,會害羞。」

▌跳出優雅、自信與健康!熟 齡芭蕾入門正夯>>

八十一歲的顧伯伯獨居,租屋住在雙北城區陰暗潮濕的老公寓頂樓,他的健檢報告沒有紅字、每天爬四層樓臉不紅氣不喘,政府的中低收及租屋補助也足夠支付房租,但仍然是所有房東心中的「高風險房客」,每次找房都很波折。

老人沒戴口罩 被冠上防疫破口

不久前疫情還熱,只要有個長輩沒戴口罩就湧出批評:「老人就是防疫破口!」

之前排口罩、幾個月前搶蛋,社群裡常見的言論是:「都被整天在家沒事的老人買走了!」

這些故事隱含著「年紀大就不能做…」的偏見、認為老人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,只要有個年長者出現不符期待的行為,所有老人就成為被批評的對象。

弘道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認為,我們的社會充滿了對老的刻板印象,例如年長者沒有活力、學習力差、不快樂、抗拒新事物,這些刻板印象也潛移默化為長者的自我認識,因此老人家常說:「我老了,不行啦。」

長者愛學習 心態開放更自信

實際上,李若綺身邊有許多樂於學習的長者,學薩克斯風、學打撞球、打電競,她不久前回家,年逾七十的媽媽還拿著剛剪好的影片獻寶,說是據點老師剛教的。

她建議家人可以創造環境,引導長輩參與活動,做些有自信的事。但長者也有責任,保持開放心態,接觸不同的人與事;並且做好健康管理,因為人身體不健康時,很容易情緒低落、沒有信心。

其實「什麼年紀只能做什麼事」也是刻板印象。創立熟齡 芭蕾舞教室的羅瑋君分享,熟齡芭蕾不在技巧的展現,而是透過芭蕾更認識自己、改善身體狀況,經過適切的設計,任何年齡都能學芭蕾。

現在李蕙菁總是把自己打扮美美的去上課,體態更優雅有自信,年紀相仿的朋友看見她的變化,也學她去自家附近找了熟齡芭蕾舞上課。

「年齡歧視」潛伏在社會裡,被理所當然地複製,用以評價他人看待自己。只有整個環境和個人都意識到無所不在的年齡歧視,並願意改善,才有可能打造更友善熟齡的社會。

日本「仇老」現象

「年齡歧視」是長壽社會的新議題,所有人都在學習察覺與因應。在全世界高齡化程度最高的日本,也有嚴重的年齡歧視問題,甚至出現「老害」一詞來形容高齡者。在日本的故事和經驗中,台灣可以有什麼學習?
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
延伸閱讀

都是「豆子」營養卻大不同!蔬菜豆、澱粉豆...怎麼挑選怎麼吃?

豆漿喝太多擔心「傷腎?反變胖?」直接打破三大常見迷思!

生理期面有「菜」色?記住「2要1不」正確補鐵,養出好氣色!

把「伙房」帶進圖書館!「新竹圖書館」科技結合客家文化,打造全新據點
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FB留言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