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只有硬體還不夠 特殊家庭 更要有資源配套

鄭文正成立「自閉症權益促進會」凝聚社群意識,大家共居互助、引進社會資源。圖/鄭文正提供
鄭文正成立「自閉症權益促進會」凝聚社群意識,大家共居互助、引進社會資源。圖/鄭文正提供

相較於老人或身體障礙者,心智障礙者較沒有機會表達意志、做出選擇,包括居住形式、選擇同居人、參與什麼活動等等。要讓他們在社區生活,除了硬體上必須做到無障礙,文化上要友善、包容與接納外,還需要教育、就業、復健、健康照顧等多種資源配搭,若非刻意投入資源、長時間的努力是很難達成的。

台灣第一個在社會住宅內辦「雙老家園 」的是伊甸基金會 。2012年,伊甸在台南大林國宅設立雙老家園,提供心智障礙者35歲以上,主要照顧者65歲以上的家庭入住。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張盟宜表示,當初就是看見高齡社會中特殊家庭的「雙老」困境而設立。執行幾年後發現,對於心智障礙者來說,無論是人際的友善、環境的熟悉感,原來的居住社區都比家園更適合居住,因此許多心智障礙家庭幾經考慮都沒有申請,反而後來開放身障家庭申請後,目前入住家庭以身障及精神障礙者為主。

【系列專題】尋找最好的可能 「和他一起老」

更多新聞報導

長照 張瀞文 雙老家園 伊甸基金會

共住共老 給星兒一個安全的家

天然植物力/芳療幫身心靈充電

延伸閱讀

老師退休再回去當學生-認識家鄉發現:住在寶藏裡

為善從小地方開始-她從打掃環境,做到社區理事長

【環保媽媽林淑英04】愛家、愛社區的實踐者 從生活點滴累積環境意識

【環保媽媽林淑英03】推動全台第一座社區大學,帶領千人從「走讀」開始

相關文章

義大利高齡社會新挑戰:70歲才能領退休金、機器人幫忙照護?

日本老年人如何生活?四分之一有工作、享受消齡商機新趨勢

超高齡海嘯來襲!台灣社會長照、退休金制度準備好了嗎?

5.5萬獨居長者受惠!從共餐到居家醫療,「關懷送暖政策」亮點曝光

眼看父親身陷「失智症7階段」醫師兒嘆:誰偷走了我爸?

80歲以上免巴氏量表可聘外籍移工?勞動部長:低收入家庭恐請不到看護

熱門文章

符合「這些資格」免繳健保費!健保費補助條件、金額 懶人包一次看

驚!菜瓜布「這樣用」才對,使用超過28天竟比馬桶還髒

領到年終獎金別亂花,教你在30天內打造8種被動收入!

沒交存摺提款卡也被利用!律師揭詐騙集團手法:這點千萬別忽略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