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口不擇言、開黃腔、摸人屁 ─ 注意!可能是初期失智

長輩年紀大了、個性變成像小孩一樣,需要更多耐心陪伴、照顧。 圖/unsplash
長輩年紀大了、個性變成像小孩一樣,需要更多耐心陪伴、照顧。 圖/unsplash

嘉義蔡姓老翁日前上午從家中外出散步,到嘉義公園運動後不知如何返家,看到旁邊有計程車、請司機載他回家,但支支吾吾講不出家中住址,司機無奈只能將老翁載到派出所,警方透過M-POLICE 電腦人臉辨識系統,確認老翁姓名、住處,護送返家,家人才初次發現老翁走失了,可能罹患失智症了。

日前一名嘉義蔡姓老翁日前外出散步,到嘉義公園後不知如何返家,警方透過M-POLI...
日前一名嘉義蔡姓老翁日前外出散步,到嘉義公園後不知如何返家,警方透過M-POLICE 電腦人臉辨識系統,幫老翁找到回家的路。 圖/袁志豪 攝影

身心科醫師指出,初期失智症患者,不一定有很明顯症狀,除忘記回家的路,也有許多長輩聽覺、嗅覺退化,或社交功能退化,出現妄想、疑心病、過度反應,或摸人屁股、路邊尿尿等失常行為,都容易造成家人困擾。

●長輩愛提當年勇、不願出門 都很可能是初期失智症

嘉義聖馬爾定醫院精神科醫師王裕庭說,健忘 是老化一部分,但健忘不一定是失智,因為許多人都會健忘,老化症狀要影響生活功能才能稱失智症,像忘記回家的路;另許多家屬也反映,長輩經常說同一件事,每逢聚餐、吃飯就「提當年勇」、「同件事一直重複說!」

他說,還有長輩經常買相同東西回家,前兩天剛買還沒用,「為什麼今天出門又買?」但家屬卻忽略,長輩可能根本忘了昨天說過同一件事,或買過一樣的東西。

王裕庭提醒,失智症初期不一定有很明顯症狀,雖然常見長輩「忘記回家的路」,但臨床上也發現,部分患者發現會迷路,為掩飾病情、不願就醫,開始不愛說話、沈默寡言,或本來愛出門,擔心迷路後開始宅在家中,因此家屬若發現長輩行為、生活習慣改變,應該多關懷、溝通,盡早陪同就醫。

通信行業者分享,安卓版本手機內建Google Map,透過電腦遠端登入可得知手機...
通信行業者分享,安卓版本手機內建Google Map,透過電腦遠端登入可得知手機位址,對有失智或迷路之虞的銀髮族是一大利器。 圖/邵心杰 攝影

●失智症狀多 記憶不好不代表就是失智

「你最近記憶好不好?」嘉義市知心連冀診所院長、身心醫學科醫師李連冀表示,每次遇到憂心罹患失智症就診患者,他總會問「記憶好不好?」,患者如果回答「記憶很好啊」,接著不斷強調記得多少東西,近9成都已罹患失智症,如感嘆記憶不好,對於健康狀態有知覺、能回應,這代表有「病識感」,患者應只是單純憂鬱。

李連冀說,臨床失智患者,除了阿茲海默失智症、忘記回家的路,還有很多不同症狀,例如他曾遇到「幻視失智」,患者一直抱怨地板有灘水,怎麼都無法擦乾,也有患者味覺、聽覺都逐漸退化,出現食不知味、重聽等症狀。

●失智初期症狀像「快壞的收音機」 呈現鋸齒狀變化

阿強去年返鄉照顧78歲的父親,定期陪看診、拿藥,父親身體狀況不錯,除些許重聽、說話比較大聲外,仍能自行外出散步,但近幾周阿強發現,每次說話、叫父親吃飯,都必須靠近父親耳前、放大音量才能聽見。

前天晚餐前,父親在看書,阿強湊近父親耳邊大聲提醒「吃飯了」,沒想到父親忽然轉身給他一巴掌,怒罵「這麼大聲要嚇誰?」阿強無奈只能摀著臉抱怨,「你不是重聽、聽不到嗎?」

「失智狀況像快壞的收音機!」李連冀指出,很多失智者初期並不會完全退化,味覺、聽覺有可能短暫恢復,就像快壞的收音機,有時收得到訊號、有時完全無聲息,這部分也容易造成家庭紛爭,像日前也有患者家屬抱怨,婆婆忽然嫌煮的菜不夠鹹、沒放鹽,但下次稍微鹹一點,又抱怨「煮這麼鹹」。

王裕庭說明,失智症長期走勢會逐漸退化,但部分患者初期呈鋸齒狀變化,某些功能忽然變差,但也有可能突然短暫恢復,另一點要觀察的是,部分失智症患者社交功能變差,無法控制不適當舉動。

●社交功能退化 斯文人講露骨笑話、摸外勞屁股

王裕庭說,失智症對於人與人互動距離不懂拿捏,像阿強父親對兒子揮巴掌,可能就是過度反應,因為一般人被作弄也不會揮巴掌、搧耳光,這可能就是社交功能退化、無法控制自己情緒。

他說,臨床上發現許多失智症患者,社交功能變差,不懂得拿捏社交尺寸,出現口不擇言、過度外向、失去自我克制能力,家屬反映長輩受過高等教育、是斯文人,但近期行為異常,會摸外勞屁股,開黃腔、講露骨笑話,站在路邊小便,讓家人尷尬不已。

李連冀說明,失智症許多舉動都容易造成家人困擾,如出現妄想,抱怨媳婦、外傭偷錢、偷衣服,懷疑妻子、老公外遇,或逐漸對身旁事物不在意,容易走失、迷路、猜忌、疑心病重、憂鬱,部分長輩個性變成像小孩一樣,家屬除帶長輩就醫,更需要耐心照顧、細心陪伴。

「照顧者真的辛苦!」王裕庭指出,失智症沒有特效藥,只能依患者出現症狀,作相對應藥物控制、處理,他也常提醒照顧者,照顧失智症長輩這條路可能很長,要理解「即將面對的挑戰」,認知內外身心可能承受的壓力,更提醒照顧者,要學習轉換心情、更有耐心和長輩溝通,以相對輕鬆情緒面對失智長輩出現的狀況。

更多新聞報導

失智照護 卜敏正 健忘 親友關係 家人陪伴

孝親,不再有憾…讓媽媽高雅老去也高雅再見

帕金森爺爺跟孫出門逛新北!山林秘境陶冶身心

相關文章

「預約最後旅程」:環保葬預立登記3縣市上路

賣房住養生村划算嗎?長輩堅持入住,家人見這1事終於放心

揪失智妻當志工遭質疑 88歲退休校長:一起照顧別人很快樂

腳骨超軟Q!74歲嬤尬街舞大秀一字馬劈腿,展現自信活力不輸年輕人

照顧臥床外公、失智父母10年,他分享「伴親終老」心法:先照顧自己

稽核員也是小說家!熟齡斜槓族談生死:我想像流星一樣消逝

熱門文章

大型垃圾、家具怎麼丟?一文搞懂!附全台清潔隊資訊懶人包

2024小雪節氣「3生肖」好運降臨!小雪習俗、開運重點一次看

健檢報告「滿江紅」別放棄!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

台灣阿嬤變曼谷企業家!80歲堅持上班,坦言創業最重要的是「這件事」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