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友善失智可以這樣做 標示圖像化 地面不反光

失智者對文字理解能力變差,搭乘電梯的標示若不清楚容易造成混淆。 記者高彬原/攝影
失智者對文字理解能力變差,搭乘電梯的標示若不清楚容易造成混淆。 記者高彬原/攝影

打造友善熟齡的居家環境 ,落實較為簡單,因為主動權在個人;但要營造友善熟齡,特別是失智者的社區環境,就必須仰賴政府的力量,及社區居民建立共識 。打造友善社區環境,專家建議要留意這些事。

1.廣設隨處可休息的扶手座椅

很多老人家不出門,是因為走不了多久得坐下休息,但非處處有椅子,建議可廣設高度及寬度適合長者休息的扶手座椅。例:公園綠地、超市、賣場、公車亭等場所增設扶手座椅。

地面高低差很清楚的人行道。 圖╱湯麗玉提供
地面高低差很清楚的人行道。 圖╱湯麗玉提供

地面高低差不清楚的人行道。 圖╱湯麗玉提供
地面高低差不清楚的人行道。 圖╱湯麗玉提供

2.高低差有明顯的色差與止滑

長者常因視力變弱而影響空間的判斷力,遑論是失智者,只要走路遇高低差都很容易拐到或跌倒。建議有高低差處應有清楚的邊界色差與止滑功能。例:階梯貼上止滑條、人行道的平面與斜坡磁磚使用相異色等。

地板反光會造成失智者的困擾。 圖╱湯麗玉提供
地板反光會造成失智者的困擾。 圖╱湯麗玉提供

3.避免任何反光或複雜圖樣

失智者大腦處理複雜影像的能力受影響,光影及複雜圖形容易造成錯覺或誤判,空間內皆應避免反光和複雜花色,更不宜用黑色,會被誤認是坑洞。例:地面選不反光磁磚等。

4.標示圖像化且位置視線可及

失智者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也變差,因此標示上的文字必須簡單,字體也要夠大且粗細一致,最好輔以圖像呈現,且圖像對比色要明顯。例:廁所標示加上馬桶圖、標示位置不高於仰(俯)角30度等。

5.保留歷史地標不拆除

相對近程記憶,失智者的遠程記憶較佳,可能會記得社區中的歷史地標,看到地標能增加安心感,或找到回家的路。例:都更計畫時不隨意拆遷老樹或歷史建築。

6.普設「愛心補給站」

失智者獨自走在社區中,可能找不到回家的路,若設有「愛心補給站」給予簡單的食物吃喝、休息如廁及求助,保障外出安全。例:邀請便利商店等失智友善商家設站點,留住失智者協助報案。

階梯應貼上止滑條。 圖╱湯麗玉提供
階梯應貼上止滑條。 圖╱湯麗玉提供

坊間鄰里伸援手

友善叮嚀1 正確認識並對待失智者

相較行動不便的失能者,失智者的隱性需求不易被看見,即便環境變得友善了,「旁人眼光」卻不一定友善。社區里長可透過講座、招募守護天使,增進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,學會如何與失智者友善互動。

友善叮嚀2 支持失智者安全走出家門

打造失智友善家園的終極目標,是將失智者視為一般人,讓他們獨立走出家門,順利地完成想做的事,即便中途走失,最終也能安全返家。社區友善支持系統的建立,不僅能讓他們減少社會退縮,也有助降低行為精神症狀的發生。

諮詢╱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、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、老年醫學科專科醫師劉介修

看更多報導:《橘世代》

【關於更多「慢老」指南↘↘↘】

。「把記憶譜成曲!」聽首歌吧,大腦起舞緩失智

。幾歲算「年輕老」?想預防老年病症,要趁「年輕老」

更多新聞報導

失智照護 鄧桂芬 居家環境 無障礙空間

退休教授自組「共老圈」 鄰居全是老朋友!

失智者的家 9個細節別忽略 光線、舊物不能少

延伸閱讀

「熟齡宅」是什麼模樣?1招心法,擁有無壓減齡宅

首個青銀共居生活圈!67戶全齡宅「0到百歲都宜居」

翻轉台灣長照模式 「非典型教授」蓋個自己也想住的家

預存腦本第一步!「防失智」也要護眼保耳力

相關文章

大S樹葬回歸自然!「這1縣市」殯葬處推海葬:已1548位完成海葬心願

環保葬會影響子孫嗎?大S將採樹葬,民俗專家建議3樹種:守護家人做功德

生命無常!單身如何規劃善終旅程?5方法平靜面對人生謝幕

獨居翁家裡傳出陣陣異味…社會勞動人伸援手,推動社區善的循環

原本能言善道的婆婆,失智後誰也認不得!1句話讓兒子媳婦聽了好心酸

大S曾透露想要環保葬!小S證實:讓姊姊以樹葬回歸大自然

熱門文章

「10年來冷最久冬天」隱藏吃電怪獸,耗電不輸冰箱!台電教6招省錢

新北市民專屬!最低6千入住新房,2025社會住宅申請條件公開

提早預防流感,降低9成傳播率!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

住院請看護「5醫院」免費!2025「住院整合照護服務」申請方式、價格 懶人包一次看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