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從身障者家屬變社工!她陪伴更多人走出陰霾、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

伊甸屏北通報個管中心督導鄭曉琪總是以笑容,溫暖人心。 圖/何坤益攝影
伊甸屏北通報個管中心督導鄭曉琪總是以笑容,溫暖人心。 圖/何坤益攝影

陪伴過無數位身心障礙 者,無畏風雨,總是在第一線用雙手接住服務使用者。「在擔任社工 的路上,最開心就是看見服務使用者的改變。」她眼眶閃著淚水,語帶哽咽地說。

她是鄭曉琪,伊甸屏北通報個管中心的督導,從母親、家管的身分,毅然決然踏入社會工作,在身心障礙領域服務近8年。

從家管投入社工 全因兩位身障家人

求學過程中,陪伴臥床的媽媽,還有因疾病引發心智障礙的姊姊;面對高照顧負荷,以及目睹在傳統觀念下,年少的姊姊被剝奪讀書的權利,強迫為人妻、為人母。

因為成長背景與身心障礙議題息息相關,讓身為多年家庭主婦的鄭曉琪想重返職場時,首先就是想到社會工作。她用四年時間完成社工系學業,實習後如願以償當上助人工作者,用愛陪伴服務使用者。

「當時姊姊沒有任何選擇,是不平等的對待。」談起姊姊的經歷,鄭曉琪語氣中充滿不捨。

過去,身心障礙者常被貼標籤和汙名化的事情,早已司空見慣,尤其對於精神障礙者與心智障礙者更為明顯。在民風純樸的鄉鎮,當身障者成年後,準備重返社區獨立生活時,許多里民往往期待他們能進入機構,由專業人士提供照顧。但社工則認為,只要具備自理能力,能參與小作所或接受相關學習,不一定非得進入機構接受服務。

編輯推薦》阿公走後,阿嬤天天以淚洗面…社工暖心相勸:離開也是一份珍貴禮物:https://reurl.cc/9DVW9a

身處高壓工作環境 更了解身障者的不易

社工常被譽為是「燃燒生命」的工作,多數情況下,需以一對多的方式服務個案,且與個案建立信任感的過程備具挑戰,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及心力,過程常伴隨著挫折,使工作難度不斷增加。

許多人認為,兒少或長照領域的工作較易上手,且服務內容相對單一;相較之下,身心障礙領域的服務對象年齡層橫跨0歲到終老,範圍廣泛,且資源申請繁瑣,若缺乏協助,他們的權益可能逐漸流失。但人生而平等,身心障礙者應受到尊重及保障,避免遭受歧視或剝奪應有的權利。

鄭曉琪從陪伴家人的經驗中,體會到身心障礙者面臨的困境,也深刻理解需要懂得同理的人來支持他們。因此,她選擇投身服務身心障礙領域,並希望服務使用者能在熟悉的社區中,活出自己的人生,描繪屬於自己未來的藍圖。

伊甸屏北通報個管中心提供全齡服務,歡迎有需求的民眾來電諮詢。 圖/何坤益攝影
伊甸屏北通報個管中心提供全齡服務,歡迎有需求的民眾來電諮詢。 圖/何坤益攝影

「社」工等於「志」工? 差一字卻大大不同

「其實有不少服務使用者以為我們是『志』工。」鄭曉琪笑說,從事社會工作至今,仍有不少民眾誤以為「社」工與「志」工是同質性職業,甚至認為社工不應該領有薪資。

但這兩個名詞,其實是截然不同的意思。首先,「社工」的全名是社會工作,社工人員是一群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與技能,協助個人、家庭、團體、社區,促進、發展或恢復其社會功能,謀求福利的專業工作者。而「志工」(志願工作者)則是自由選擇,參與個人意願加入志願服務工作,像是學校、醫院或鄉鎮區公所等單位,自由安排空閒時間去做服務。

隨著現今社會問題的多元與複雜度,除了需要專業的社工人員以專業評估弱勢民眾的需求,提供服務與資源,守護並成為他們最堅強及有力的後盾,也需要社會上更多志工,共同為打造溫馨的社會而努力。

社工職涯中 最快樂的一件事

即便常被誤以為是志工,這也未曾消減鄭曉琪對社會工作的熱忱。在過去的服務歷程中,接觸了無數個案,其中有一位個案,至今讓她印象深刻。

當時,鄭曉琪在第一線服務時,遇到一位精神障礙的服務使用者,因意外導致下肢失能,須以輪椅行動,便對人生抱持消極態度,情緒低落。鄭曉琪每個月定期探訪,耐心關懷,陪他走過低潮。整整半年的時間,曉琪推著輪椅,陪他散心,鼓勵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,並接受復健。

為了協助個案重拾自立能力,鄭曉琪協助他轉介至肢體重建中心學習輪椅使用技巧。經過三個月的努力,某次她驚喜看到個案能熟練地操作輪椅,靈巧跨越門檻並完成位移。當下,她忍不住激動稱讚:「你太厲害了!」然而,轉身離開後,她感動地熱淚盈眶,因為與個案建立信任、鼓勵接受復健,到陪伴學習新技能,這一路她全程投入,每個階段都歷時半年以上的心力。結案後,個案依然穩定地參與中心的活動與課程,展現穩步前行的自信。

鄭曉琪看見服務使用者的改變,留下感動的淚水。 圖/何坤益攝影
鄭曉琪看見服務使用者的改變,留下感動的淚水。 圖/何坤益攝影

「陪伴一個人改變,不僅是改變他的生活,還可能改變他的整個家庭和未來。」鄭曉琪坦言,這個過程充滿挑戰,社工在每個階段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心理支持與情感投入。對她而言,個案「跨越門檻」的瞬間,無論是實際的門檻,或是心中的障礙,都象徵著成長與希望。這種成就感不僅是對她努力陪伴的肯定,更代表服務使用者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。

鄭曉琪認為,推動社工不斷前行的最大動力,來自於看見服務使用者的改變,以及他們能夠自由地、不受外界影響地在社區中穩定生活,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。

本文轉載自《伊甸園電子報》,原文為:從家管投入身障社工 看見服務使用者活出自我欣喜不已

🍊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,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
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
更多新聞報導

社工 身心障礙 照顧者

「吞嚥次數」藏玄機!揪出口腔癌、食道癌、失智前兆,在家就能自測

每天按摩防失智!中醫推薦5穴道提升大腦活力,搭配4習慣延緩老化

延伸閱讀

嘴唇長小水泡痛爆!唇皰疹不建議吃藥更不能擠破?這樣預防最有效

不是天天洗就夠了!內褲清潔5方法:「做錯」恐私密處細菌感染

物價狂飆只會省錢不夠!3步驟擺脫月光族,存到夢幻基金

保鮮盒材質比一比!塑膠、玻璃、不鏽鋼怎麼選?這款千萬別放微波爐

相關文章

不光是路怒症、高齡駕駛惹禍!心理師見三峽衝撞事件有感:風險不在年齡

逃出911恐怖攻擊,劫後餘生卻原地踏步:四十多歲中年人還有未來嗎?

妻堅持讓孩子學好學滿、凌晨12點才睡!夫無奈離婚:求求你放過小孩,也放過自己

從醫護變社福!前白衣天使回憶「疫情最嚴重那天」選擇守護身心障礙朋友

小三扶正遭報應式出軌!丈夫外遇冷回「你當初也是這樣」讓她心碎離婚

照顧長輩到被掏空?學會這13個技巧重拾生活的喜悅

熱門文章

有福了!9縣市打「帶狀皰疹疫苗」有補助or免費:預約、申請懶人包

冷氣不涼、有異味?師傅教你「DIY冷氣清洗」4步驟 省錢又省時

小三扶正遭報應式出軌!丈夫外遇冷回「你當初也是這樣」讓她心碎離婚

狠甩10%體脂肪!47歲男在家靠2動作練出冰塊腹肌、告別脂肪肝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