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市一家補習班臉書昨貼出招生文宣,內容是一對小兄妹的學習課表,凌晨5時50分就開始第一堂「公文 課」,一路至晚上11點半還在學英文,期間課程內容涵蓋學科、才藝等項目,引發網友熱議。精神科醫師提醒,應注意孩童適性發展,若學習強度過高、超出孩童心理韌性,嚴重恐導致身心症,甚至演變憂鬱、焦慮症等精神疾病。
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建議家長注意孩子身心發展,勿過度學習
部立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表示,孩子睡眠 時間因人而異,依據身心發展程度而有不同,不過醫學上仍有建議睡眠時間,原因是大腦神經細胞需利用睡眠期間,藉腦部血流代謝毒素、廢物,晚上睡得好,隔天學習能力也較佳,父母若期待提升學童學習成就及效率,讓孩子有充分休息時間很重要,除了晚間睡眠,臨床上也建議,若中午能夠小憩,也能提升下午學習效果。
「讓孩子適性發展很重要,若孩子學習興趣還沒培養好,就安排高強度學習內容,嚴重時會導致身心症、精神疾病。」李俊宏表示,確實有些孩子對學習具有高度興趣,不把學習視為苦工;反觀仍有一群孩子,需要長時間鼓勵、培養學習興趣,若興趣尚未養成,就給予高強度學習內容,即會形成壓力,導致孩童學習成就感受挫。
孩子面對高強度學習恐罹患憂鬱症、焦慮症
李俊宏表示,近期心理學、精神醫學界倡議「心理韌性」,即個人面對困難、挑戰是否有足夠韌性能夠因應,將其轉化為正向意念,若孩子還在培養學習興趣,心理韌性又還未發展完全,面對高強度學習的壓力,會導致壓力系統失調,而根據研究,恐會進一步導致憂鬱症、焦慮症等精神疾病。
孩童對父母懷抱感情,希望滿足父母期待,遇到學習壓力也難說出口。李俊宏表示,在孩子難以開口反應的前提下,壓力情況容易演變為生理反應,即身心症,臨床上曾遇過孩子,從小學低年級就開始接受高強度教育,學童雖沒有出現自殺意念,但考試前會嘔吐,或藉由暴飲暴食發洩壓力;也有學童身心症症狀胸悶、呼吸急促、解尿、解便異常,或因此遁入網路世界,造成網路成癮。
「父母應了解孩子狀況,適度安排日程,學習、興趣、休閒及休息要並重,才能健康成長。」李俊宏提醒,臨床上常遇到家長希望孩子「超齡學習」,小一就在學小三的數學,確實孩童成長速度比過去更快,但腦部發展在科學上仍有時間限制,與其超齡學習,不如在適齡、適性的前提下,將學習內容加深、加廣,且需留意「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。」
【橘世代課程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