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同許多人在婚後出現嚴重的適應不良反應,單身 者也常有心理調適不佳的困擾。以存在主義的角度來說,人都是孤獨的,必須獨自面對生命中許多經驗,且沒有其他人可以真正體驗我們的感受和想法。不論有伴與否,都需要學習與寂寞共處,但真有不少單身壓力的調查研究指出,單身者比已婚者容易無精打采和悶悶不樂...
或許你也對於尋找伴侶和親密關係要不要再積極些,心裡有不少的矛盾與茫然。即使適應「一人化」已是全球風潮,人還是有愛與歸屬的需求,許多善於安排生活和製造樂趣的樂單族,依然渴望有個頻率相近的人相知相解。
跨越怕受傷和怕失敗的恐懼
渴望愛與被愛,不表示能輕易打開心門,甚至對自己習以為常的防護策略毫無所覺,或不知從何改變。
過去的家庭經驗、情傷經驗和擇偶過程中的種種挫折,或許讓中年單身者變得比較理性、謹慎,不那麼容易受到多巴胺、後葉催產素等化學物質的影響,也不再像年輕時那般追求烈愛和戲劇化,但也可能臉皮更薄,更怕曝露自身的缺點或示弱。
恐懼和焦慮常加厚我們的防護盔甲,距離真實的自己愈來愈遠。擔心受傷、害怕失去是人之常情,但若反應過激,太害怕被拋棄或太在意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,很可能會變得過於自我保護和隱藏自己,反而更容易損己傷人。
在交往初始,彼此都還在觀察階段,盔甲穿穿脫脫尚屬正常,但除非都能真誠敞開自我,不怕表露脆弱,否則關係也只能維持表淺,難以打破討好、壓抑、過度防衛或總是迴避溝通 等一直習以為常的親密互動模式(不常談戀愛或與家人較疏離的人,更難有練習的機會)。
雖然中年之愛,不再強調綁約和責任,在情人條件的設定上,還是不能只著眼於來不來電和談不談得來。剛開始的「談得來」和想法、興趣上的合拍,很可能只是假象;善於閒聊的人不一定開朗,而外表的吸引更容易讓人誤以為彼此價值觀接近。
若更注重關係品質和深度,需要多留意對方的「自我狀態」(情商)與「彈性」(抗壓能力)。如果太玻璃心或完美主義,逢遇較大的壓力時,便可能以慣性的方式回應;若偏向低自尊或缺乏危機應變彈性,可能會過於想掌控伴侶或直接迴避、放棄溝通。
此外,也要做好「彼此的改變幅度有限」的心理準備。換句話說,就是不要想去「調教」對方。過去的你或許已花太多時間、精力試圖改變他人(尤其是伴侶),得常常提醒自己:「你可以把馬帶到水邊,卻不能強迫馬喝水。」沒辦法強迫伴侶改變行為,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反應或想法,保持自我覺察。衝突常來自期待和要求,減少想掌握一切的意圖,彼此的互動之舞也會更活潑自在些。
調整期待、保持彈性,接納彼此的不完美
關係觸礁、陷入危機,常與「難以處理內心的失望和受傷」有關;當彼此開始以「真實」相對,很可能驚覺對方的一切都和之前所想的、所認識的不一樣了。先前的樣貌和後來的狀態可天差地別,剛開始可能為對方的活潑、開朗與健談傾心,熟了才發現對方處處挑剔,喜歡頤指氣使和抱怨不休;或是交往時被對方的內斂沉穩深深吸引,產生衝突時才發現其實是個善於操弄情緒的暴君或控制狂。
日久見人心,高壓下才看得見真實。男性不想再當個只能無止境退讓、忍受抱怨的工具人,或無論對錯總是要道歉的討好者;女性也不想再當個順從、靜巧的撫慰者和常要縮小自己,總是要考慮大局和委屈求全的奉獻者。中年的我們更有自己的生活哲學,對自我負責和自重有更深的體會;不想被念被管,也不願再過度付出去彌補對方內心的空乏和缺憾。
越認識自己和看重深層的內在需求與渴望,可能越難接受不被另一半認同與尊重。「說好要一起成長,他/她卻什麼事都獨斷獨行,不考慮我的感受,而且比原本想像得還要吝於付出……」許多想戀愛的人發現自己很難容受對方的「我行我素」,也無法扮演對方心中理想的爸媽。不再輕狂的我們,比以前更看得懂一些事,更能挺住自己的原則、立場,但也因此要更加留意「個人化」及「完美主義」對親密關係的殺傷力。
紐約社會學家艾瑞克‧克林南伯格(Eric Klinenberg)說:「我們都還在學習一個人生活,並且在學習過程中,不斷創造新的生活方式。」學會當自己的好朋友並在生活、精神上更獨立,伴侶互動會較輕鬆、自在,但關係的深度和維繫還需通過「耐性」和「彈性」的考驗;前者有助於處理差異,後者有助於處理情變和分手。如果不能「跟著改變走」,一旦關係發展的熱度或深度不如預期,受挫感會很強烈。對於「情感或生活中的一切都可能發生變化」有多一點容受度,才能收放自如,「談」個健康、對等的好戀愛。
尋得親密連結與自主獨樂的平衡
獨處和親密都有助增加幸福感,兩者在親密關係中都不可或缺,適度留白與各自安於獨處,既能活化伴侶關係,也讓兩人的相處更豐富。麻煩的是,當我們學會了「樂單」和懂得享受獨處,想待在個人小宇宙裡的時間也可能會多一點,或一時之間不太習慣兩人世界。尤其摩擦出現,可能很快就想撤退,回到自己的安全堡壘,易給戀人一種好像自己不太重要的感覺。
也因為在生活各方面早已習慣自立自決,不僅在生活方式、情緒的表達上截然不同,處世原則及對語意的解讀也可能大異其趣。中年之愛充分考驗彼此對差異的「協調度」、「合作性」,和溝通上的耐性;假如我們比對方更重視連結,如何不將戀人的「想有多一點獨處」視為冷淡或不在意,便是一大挑戰。能成功處理親密需求差異的伴侶,關係上需建立足夠的信任與安全感,且願意多次的協商與同理傾聽(empathic listening)。個人內在的安適空間能擴大,往往也更能協調、合作,在「連結」(親密)與「自主性」(個體化)之間找到平衡點。
「珍惜自己」和「勇敢去愛」並不衝突;或許雙方都還有稜角,不見得能很快成為一起滾動前進、相隨自在的兩個圓,但試著去愛一個人、表達戀慕、一起學習親密和處理差異,仍是很值得經歷的過程。無論是與自己或與他人的親密,都是一份特別的禮物!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