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新母女關係/張瓊齡:懂得欣賞媽媽愛的方式

張瓊齡(左)前年帶媽媽到南澳食農小旅行。 圖/張瓊齡提供
張瓊齡(左)前年帶媽媽到南澳食農小旅行。 圖/張瓊齡提供

每當張瓊齡不小心講話又太嗆,媽媽再也不會暗自哭泣,「妳就是書念得多,瞧不起我!」而會直接回:「妳講話客氣一點。」

以前媽媽打電話給張瓊齡會「要求」她什麼時候回家,現在終於願意坦承:「沒有要幹嘛,只是想跟妳講講話。」

媽媽每次在孩子回家總是端出比需要多很多的食物,她也懂得在孩子們「勸告」不要準備太多前先「宣告」:「我一定會準備這麼多,你們吃不完沒關係。」

張瓊齡和弟弟們也慢慢理解,原來「食物的量」代表的是「媽媽的愛」,不再總是想著「吃不完好浪費!」

張瓊齡(左)透過教導媽媽寫字,拉近彼此的距離。 記者曾原信/攝影
張瓊齡(左)透過教導媽媽寫字,拉近彼此的距離。 記者曾原信/攝影

母女吵架 也是一種相愛

關鍵不只是媽媽改變,張瓊齡也變了。她開始懂得欣賞媽媽。張瓊齡在帶媽媽旅行的那些年間,曾經自己去孟加拉,親眼看見窮人銀行扶植下成功微貸款的女性創業家,那一刻,她想起了媽媽——根本就是孟加拉鄉村創業婦女的台灣版,對媽媽升起了敬佩的心情。

她也學會尊重媽媽原來的那個自我。「當妳想要爭取『擁有當自己的自由』的同時,可不可以容許媽媽也只要當她自己?」和解之旅不久後,張瓊齡因為工作認識了資深藝人、心理諮詢師賴佩霞,她這段話點醒了一直想改變媽媽的張瓊齡,也開始了解了,對她們母女來說,吵架也是一種相愛的方式。

親子旅行 創造對話空間

張瓊齡將她和媽媽的和解之旅寫成書,朋友看完書後跑來問她:「和解只有旅行一招嗎?」朋友想要「照表操課」和母親進行和解之旅,結果第一趟旅行在機場就吵架,後來還出手打起來。

張瓊齡強調,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親子和解功課,即便真的有本書寫了99招親子和解術,也不代表照著做就會成功。但她提供給想要和父母親和解的子女一個參考原則,「要逆轉你和爸媽的關係,要在一個『他不再是絕對強者』的時空下,才有機會讓他看見你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小孩子了,你已經是個『長好的人』、獨立的個體。」而旅行,是她創造這個對話空間的方法。

一個人33歲就開始和母親和解,「真的是比較早了,」張瓊齡笑著說,但若非年輕就喪偶,也不可能會有這樣的機會,「我是剛好生命有這個空間做,也是上天成全我吧。」

每個人的和解之路各異,時間也不同,沒有所謂的太早或太晚,當你踏上這個旅程,才有機會看見未曾有過的親子關係新境界。

|更多精選延伸

更多新聞報導

新母女關係/張瓊齡:16歲逃離母親 33歲回頭母女解心結

重訓當復健 退休老爸3個月擺脫五十肩

延伸閱讀

新母女關係/張瓊齡:16歲逃離母親 33歲回頭母女解心結

「我真的那麼不值得愛嗎?」賴佩霞失婚後如何與前夫、自己和解?

兒學烘焙 女陪談心 重現媽媽味給落單爸爸滿滿愛

照顧中風母親20年 吳若權:我覺得我是全世界,最幸運的照護者

相關文章

打工賺錢學煮咖啡,只為回部落開店!她為在地長輩與年輕人留住溫暖希望

預防失智全家動起來!醫點名5種「家庭生活習慣」降低失智風險

從身障者家屬變社工!她陪伴更多人走出陰霾、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

再婚夫「提一堆條件」自認公平卻外遇,她心碎:我犧牲孩子也失去愛情

低收單親爸墜谷成白骨!遺體修復師暖心接手,陪孩子做最後的生命道別

夫妻感情好,凡事都要黏緊緊?頂客族老黑:當心生活自理能力歸零!

熱門文章

這癌症成熟男殺手!死亡率10年增44%,醫警告:出現症狀恐已晚期

提早退休躺平!3方法用投資打造被動收入,花到95歲仍有錢

年過五十肌力逐年遞減,影響下半輩子的幸福!不可不知的中高齡肌力養成術

氣炸鍋少油就健康?4招避免吃下致癌物,2食物千萬別放!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