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張曼娟「做自己」不再為別人的期待而偽裝

所謂「做自己」,就是不再為別人的期待而偽裝。 圖/趙文彬 攝影
所謂「做自己」,就是不再為別人的期待而偽裝。 圖/趙文彬 攝影

想要寫一本中年人的書,是從面對了生命中的變動開始的,這變動不是天光雲影共徘徊,而是土石流般的崩塌與毀壞。我輩中人,是首先浮起的意象。我們這些「中年」人;夾在上一代與下一代「中間」的人;思維和行為「不中不西」的人。

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?我們走過怎樣的路?又將往哪裡走去呢?

「大人學」這兩年成為顯學,「大人味」成為一種審美觀、一種生活態度,然而,我輩中人夠格當一個大人嗎?我們具備了大人的品格與氣度嗎?《我輩中人:寫給中年人的情書》精采試閱:

找回遺失的自己

五十歲之後,很多懸而未決的事都漸漸確定了,我知道自己將會在城市生活中「孤獨老」,而後也會「孤獨死」,但我並不懼怕孤獨,因此也不覺得這是一件悲慘的事。

中年的我已經明白,人生難免一死,而在邁向終站之前,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,不致有太多遺憾,這才是重要的事。

曾經,我也是不快樂的。當我努力符合別人期望,去扮演另一個人的時候;當我把別人當成生存目標,忘卻了自己需求的時候;當我太渴望別人所擁有的東西,忽略了自己也有珍貴特質的時候。總而言之,當我不是我自己的時候,我就不快樂。

一個人如果不能做自己 ,不管擁有多少別人羨慕的東西,不管爬到多高的地位,都不會快樂,因為那不屬於你,也不是你真正想要的,於是,回首人生只感到空虛。

「一個人想要『做自己』,就算傷害了別人也無所謂嗎?」每當我在臉書或是公開場合提到「做自己」,就會有人不以為然的質疑。

我也覺得疑惑,「自己」到底是什麼樣的洪水猛獸?忠於自己就一定會傷害別人嗎?為了不傷害別人,我們不能做自己,只好一輩子偽裝成另一個人,直到老後,壓抑的情緒一股腦爆發開來,憤怒、委屈、怨天尤人,成為一個可悲的老人。

所謂「做自己」,就是不再為別人的期待而偽裝。

一個人如果不能做自己,不管擁有多少別人羨慕的東西,不管爬到多高的地位,都不會快樂...
一個人如果不能做自己,不管擁有多少別人羨慕的東西,不管爬到多高的地位,都不會快樂,因為那不屬於你,也不是你真正想要的,於是,回首人生只感到空虛。 圖/張曼娟、天下文化提供

但是,真正的自己,是否符合我的期望?我做了真正的我,能得到別人的接納與喜愛嗎?有時不只是別人,就連我們自己,也會對自身產生期待,如果真正的我,不夠完美,不討人喜歡,又該如何?

要接受真正的自己,也是需要勇氣的。同時得相信,真實的自己比偽裝的那個人更好,更有存在的價值,更加可貴,更值得愛。

我們想要變得更好,為了讓自己更好,我們不會任性,不會蠻橫無理。

我們會更有同理心,更能體貼別人的需求,最重要的是,我們能保持個性,能發揮生來就具足的才能與潛力。

三十幾年前,我出版了第一本書《海水正藍》,封底有張作者黑白照,是燈影下的半張臉,似隱若現,這本書暢銷之後,讀者就有了一個既定印象,覺得我是個長髮披肩、穿著飄逸、感性又浪漫的女作家。

二十幾年前我就剪短了頭髮,直到現在仍有讀者見到我時,露出驚異的表情:「妳不是長頭髮嗎?」

我輩中人:寫給中年人的情書 圖/天下文化 提供
我輩中人:寫給中年人的情書 圖/天下文化 提供

不是,我不是長髮;我不再是年輕女作家;我甚至也不那麼浪漫。讀者會不會因為我不是長髮,就覺得我的演講不值得一聽?會不會因為我不如想像中浪漫,就覺得我的書不值得一讀?迄今,這樣的事還沒發生過。

我的短髮已成為個人風格了,想飄逸就穿裙子,想帥氣就穿褲裝,對於做自己這件事,愈來愈有信心。

當一個人決定做自己之後,做自己的時機就愈來愈多了。

本文摘自《我輩中人:寫給中年人的情書》,天下文化 出版

更多新聞報導

獨立老 張曼娟 中年危機 做自己 品味生活

腎結石不再是長者專利 醫師建議3種方式徹底清除

戽斗好困擾!45歲熟男靠正顎手術「改頭換面」翻轉人生

相關文章

婚後生活像兩份工作?陪另一半更心累,檢查「情緒勞動」是否已過量?

兒子養家太辛苦,婆婆竟要求媳婦家用AA制!媳婦「用這招」完美反擊

即使年紀大了,仍無法釋懷父母的傷害!如何原諒?專家揭修復親情3種樣貌

患重大疾病好痛苦!從震驚到適應:「5步驟」重拾生活意義

比觀落陰更有效?她透過寫信和過世親人交流:感到救贖與療癒

《病主法》6周年!簽署預立醫療僅1%人口:3000元費用成阻礙?

熱門文章

符合「這些資格」免繳健保費!健保費補助條件、金額 懶人包一次看

領到年終獎金別亂花,教你在30天內打造8種被動收入!

春節長假遇上病毒潮!醫建議備有「5類藥品」:假期安心無憂

驚!菜瓜布「這樣用」才對,使用超過28天竟比馬桶還髒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