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滄海化為桑田、荒野變成聚落的故事。
6年前,這裡是台中北勢溪畔荒地,方圓幾里渺無人煙;3年前,它以馬卡龍色貨櫃屋成為網美拍照熱點,日湧1700名遊客;今年5月將成全台第一個青銀共居 聚落─「好好」聚落,一個「老後宜居」的多功能生活圈。
67戶全齡宅 鼓勵走出屋外
「有人問我,你是在蓋養老院嗎?當然不是,它不是養老院,也不是老人宅,我們稱它『通用住宅』。」催生好好聚落 的靜宜大學社工系教授紀金山 說,「通用住宅」試圖打造從0到100歲都可以自主活動的空間、適合跨世代生活的場域。
住宅6層樓共67戶只租不售,只有5間是2房1廳的大房間,其餘都是11坪的小房。「不要有太多私人空間」,紀金山笑說,透過設計,讓彼此有更多機會在公共空間交流。
所以,這棟6樓的建築,有10個交誼廳和很多公共設施,每層樓都有1個年輕人房。
「乖孫」要服務 長輩能貢獻
紀金山希望在此發展無血緣的「新家人關係」,想入住的年輕人必須提出1周至少30小時服務的「乖孫計畫」,說明要提供長者什麼服務。希望透過流動的年輕人為住宅帶來活力。
硬體上,「好好」方便長者在老後仍有舒適的居住空間,但很多詢問者看重的是它的「軟體」,包括課程、活動、工作機會、長照申請以及各類日常生活服務等等。
住宅1樓是「有本生活坊」旗艦店,它是紀金山創立的社會企業,為年長者整合並提供長照服務。例如林爺爺輕度中風出院後,左腳微癱還插著導尿管,正煩惱要不要請外勞,去有本生活坊諮詢後,生活坊有居服員或照服員資格的員工,幫他申請助行器,並建議可先用長照2.0資源申請照服員,以及物理治療的復健服務。
紀金山希望,當一個人老化時能夠有更多的選擇,透過整合服務系統,依然可以留在喜歡的熟悉場域中生活,而非只能在「住安養院」或「外勞照顧」中二選一。
聚落裡有各種手作工坊、農場,定期推出課程,長者可以上課,或者貢獻專長成為講師,不僅有收入,還能發展新職涯。
聚落也和鄰近的光田醫院和靜宜大學合作。光田提供住戶醫療服務;靜宜則提供工作與學習,未來還要推國際換宿,讓住戶不僅可世代交流,也可接觸來自不同國家的人。
打造熟齡生活圈 共享還要共榮
好好聚落總共只有50個長者住戶名額,「住滿不是問題,誰來住才是問題」。紀金山強調,「共享」是核心價值,他期待住戶帶著對未來的想像、可共享的資源入住。他和每個想入住的人聊:「為什麼想來住?有什麼要和大家共享?」讓這群人可以共同寫下「好好聚落」的未來。
雖然紀金山對外都說「入住無年齡限制」,但他心中未來住戶模樣是這樣:大約75歲、獨居、有點錢,身邊沒有家人或家人無照顧能力,只要賣掉房子,就可移居於此。
整地6年養綠意 等待寫故事的人
「我設計的是假的,人家用生命故事寫的,才是真的」,對紀金山來說,把此當成社會價值的實驗場,落實青銀共居生活圈,只是開始,終極目標是打造獨一無二的老後宜居場域,這個願景,得靠住戶來實現。
2014年,好好聚落整地植草種樹前,官網有這樣一段文字描繪聚落的未來——
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,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。
其中往來種作,男女衣著,悉如外人﹔
黃髮垂髫,並怡然自樂。
~陶淵明 桃花源記
6年過去,綠草大樹活了、阡陌交通建立了,這裡有良田有美池、四季會有不同的植物開花,桃花源建好了,只差那些願意在此生活、寫故事的人了。
「好好」入住費用
分為「入會費」、「生活費」與「會員服務年費」3種,入會費愈高,每個月須繳的生活費愈低。「入會費」及「生活費」收費如下,另收「會員費」約50萬元。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