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如何避免親子關係惡化 專家建議:練習多說好話

專家建議,父母應嘗試鼓勵孩子,並體驗孩子喜歡的活動、創造共同話題。 圖/ingimage
專家建議,父母應嘗試鼓勵孩子,並體驗孩子喜歡的活動、創造共同話題。 圖/ingimage

孩子越大越有自主性,不少父母既想多關心卻又怕被嫌煩。心理師表示,許多父母開口就是糾正或命令,容易讓孩子累積挫折與憤怒,日後溝通越來越難;父母應嘗試以鼓勵增強孩子的好行為,並體驗孩子喜歡的活動、創造共同話題;即使看見很想糾正的事,也要記得先理解孩子的行為原因與心理狀態,一同聊聊解方。

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,許多父母可能沒有注意過,自己習慣用規範性語言跟孩子說話,一開口就是「你不准如何如何」、「你給我如何如何」、「你應該要如何如何」,這些話語形式可能是對孩子的否定,長時間累積下來容易讓孩子心生抗拒,有挫折時寧願悶著也不願跟父母多談。

為避免這樣的情形,父母需要練習多說好話。平時可多觀察孩子的優點,當他努力了、遵守約定了、作了些值得嘉許的行為,父母立即給予肯定,可增強孩子日後重複這些好行為。

另外,父母可以體驗看看孩子喜歡的活動,即使是電腦遊戲也應該玩一玩,才知道聲光刺激或關卡設計到底哪裏吸引人,藉此創造親子間的話題,拉近彼此距離。

如果孩子已沉迷於電腦遊戲、影響生活作息,或是開始染上壞習慣,這時看不下去的父母又該怎麼溝通呢?

林萃芬表示,孩子的行為都有原因,一個孩子會沉迷電腦遊戲,可能是孩子藉此挑戰自我、可能是想交朋友、可能是逃避壓力等。家長應先保留責罵,取而代之地,應跟孩子聊聊行為背後的原因、行為可能帶來的正面與負面影響等,再一同討論合適的解決方案;可以的話,應嘗試讓孩子自行提出解決方案,以養成他獨立自主、自我管理的能力。

更多新聞報導

家庭關係 羅真 親子關係

這樣動不失智 全台據點比創意

如何遠離手臂痠痛? 只要「三步驟」!

相關文章

每次都是我犧牲!別人只會搶好處?付出前先想3件事,避免好心被雷親

「幼教老師」是男的!家長聽完隔天秒轉學,1句話讓他看清人性

50歲終於為自己而活!曾為憂鬱、離婚、事業轉型所苦,花7年當上心理師華麗轉身

背房貸車貸,怕中年失業!45歲工程師被公司刁難苦撐:被年輕時的自己害慘

年紀大病痛纏身「活著好孤單沒希望」園藝、毛小孩相伴帶來心靈療癒

親姊假好心!表面上「幫你辦貸款」私下過戶房產,為了幾十萬斷送姊妹情...

熱門文章

快刪!國安局點名「5款APP」偷光你個資:抖音、小紅書竟是最大咖

60歲前存滿2千萬,可原地退休?小資夫妻靠4策略「永遠有錢花」

退休前做1件事,老後每月多領7千元!專家大讚:穩穩的老年加薪

包吃住、交朋友還能賺錢!盤點適合熟齡的「打工換宿」新選擇,給自己一段超Chill美好回憶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