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如何避免親子關係惡化 專家建議:練習多說好話

專家建議,父母應嘗試鼓勵孩子,並體驗孩子喜歡的活動、創造共同話題。 圖/ingimage
專家建議,父母應嘗試鼓勵孩子,並體驗孩子喜歡的活動、創造共同話題。 圖/ingimage

孩子越大越有自主性,不少父母既想多關心卻又怕被嫌煩。心理師表示,許多父母開口就是糾正或命令,容易讓孩子累積挫折與憤怒,日後溝通越來越難;父母應嘗試以鼓勵增強孩子的好行為,並體驗孩子喜歡的活動、創造共同話題;即使看見很想糾正的事,也要記得先理解孩子的行為原因與心理狀態,一同聊聊解方。

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,許多父母可能沒有注意過,自己習慣用規範性語言跟孩子說話,一開口就是「你不准如何如何」、「你給我如何如何」、「你應該要如何如何」,這些話語形式可能是對孩子的否定,長時間累積下來容易讓孩子心生抗拒,有挫折時寧願悶著也不願跟父母多談。

為避免這樣的情形,父母需要練習多說好話。平時可多觀察孩子的優點,當他努力了、遵守約定了、作了些值得嘉許的行為,父母立即給予肯定,可增強孩子日後重複這些好行為。

另外,父母可以體驗看看孩子喜歡的活動,即使是電腦遊戲也應該玩一玩,才知道聲光刺激或關卡設計到底哪裏吸引人,藉此創造親子間的話題,拉近彼此距離。

如果孩子已沉迷於電腦遊戲、影響生活作息,或是開始染上壞習慣,這時看不下去的父母又該怎麼溝通呢?

林萃芬表示,孩子的行為都有原因,一個孩子會沉迷電腦遊戲,可能是孩子藉此挑戰自我、可能是想交朋友、可能是逃避壓力等。家長應先保留責罵,取而代之地,應跟孩子聊聊行為背後的原因、行為可能帶來的正面與負面影響等,再一同討論合適的解決方案;可以的話,應嘗試讓孩子自行提出解決方案,以養成他獨立自主、自我管理的能力。

更多新聞報導

家庭關係 羅真 親子關係

這樣動不失智 全台據點比創意

如何遠離手臂痠痛? 只要「三步驟」!

相關文章

失智照護壓力大!5成照顧者有憂鬱症狀…心理師詳解9方法緩解

媽媽永遠無法下班!職業婦女蠟燭多頭燒:不具名的家事,都變成我的事…

母親節思念早逝母…名醫嘆:媽媽準備好遺照才離開,是我一輩子的遺憾

只會讀書,不知如何當個好丈夫-教授夫婦離婚現場,看見婚姻裡最重要的4件事

與成年子女相處不尷尬、不依賴,73歲樂活媽咪:把自己照顧好最重要

帶7旬母出國玩38天!媽媽超滿足:小孩長大了真好

熱門文章

手槍打太多會變小?醫揭4方法重振雄風:視覺很有感

90%媽媽都煮錯!氣炸鍋「這樣用」恐吃下致癌物:菜成毒湯

上廁所就能查肝病?醫揭5大線索:肝臟在求救

開罰!開冷氣違反「2件事」最高罰3萬6:別收到罰單才知道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