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老了,你希望怎麼過?於2019年3月22日上映的親情電影「老大人 」中,獨居於平溪的八旬老翁金茂因病住院,而一對兒女在照顧責任分擔上爭吵不休,他最後不得不住進安養院,覺得自己被拋棄。我國已邁入高齡少子化社會,導演以電影題材,讓民眾提早思考老後照顧 問題,做最合適的安排。
「老大人」由曾拍過「麻醉風暴2」的導演洪伯豪執導。洪伯豪承認,當初看上這套劇本,「恰巧就是我遇到的生命歷程,感觸深刻。」那時他岳父因重病住進加護病房,醫師請家屬在氣切和拔管間抉擇,對家屬十分煎熬。
自己無法決策 家人也困擾
洪伯豪說,討論得差不多時,他握著岳父的手說明一切,「卻發現昏迷的爸爸好像掉了一滴淚。」這讓他反思,華人社會避諱談身後事或身體不再健康時,該怎麼做最好,導致生命快走向終點時決策者不是自己,代替決策的家人也困擾。
洪伯豪說,「老大人」中的金茂也是,他獨居在平溪,好像能自己打理一切,卻不幸病倒,還不肯由女兒照顧,但兒子沒時間也沒經濟能力照顧他,雖答應住安養院,但事後反悔且情緒愈來愈低落,「不管是長輩或子女都痛苦。」
設想老後「這是你要的嗎」
「這是你想要的嗎?」洪伯豪說,希望藉由電影讓民眾跳脫舊有觀念,提前想老後照顧安排,或是重大疾病時的醫療決定,做自己人生的決策者。而手足間在照顧長輩上也應多溝通,有需要應適時運用長照資源,例如喘息服務等。
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,該會推動「長照預備課」,也是提醒民眾,當健康不再而需要照顧時,家庭狀態會改變,例如過去家中決策者都是老爸,但老爸倒下後就變成大兒子,但非每個人都能馬上適應新狀態。
老後安排 也要有彈性
老後安排怎麼做?陳景寧說,有二件事要做到,第一是「階段性安排」,安排健康時要住哪,開始功能衰退但仍有自主階段時,要不要使用政府提供的居家或日照服務,當失能到必須有人密集照顧時,要聘移工或接受機構照顧。
第二則是「彈性」。陳景寧說,有時自己想要的照顧不一定能達成,心境要夠有彈性,才能讓照顧選擇多一點。若認為只有家人能照顧自己,會使選擇非常狹窄,電影老大人就呈現這樣的困境,「有彈性,兩代人才能都不痛苦。」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