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瘋傳「體內有十幾公斤宿便 」是真的嗎?我們都常聽到「清宿便排毒」、「吃酵素能清宿便」這樣的說法,好像體內藏有一堆排不出去的毒素,只要「清光」就能變美、變瘦。但我們體內真的會「囤積」昨天,甚至幾天前的大便嗎?身為腸胃科醫師,我想告訴大家:宿便這個名詞在醫學上根本不存在。以下整理了三大迷思帶你了解真相!

迷思 1:體內有毒素,需要靠清宿便來清光
真相:人體本身就有完善的解毒與代謝系統,不需額外清腸
我們每天攝取的食物,會經過胃、小腸、大腸,約24~48小時會完成消化吸收與排出。腸道會透過規律的蠕動,把糞便逐步推進,最後自然排出。腸道裡的糞便,本來就會有一部分是「正在等待排出」的過程,這是正常生理現象。人體的排毒工作,其實是由肝臟腎臟肺臟與皮膚共同完成的,只要你肝腎功能正常,身體每天都在自然代謝廢物。

編輯推薦》影音/便祕多吃菜,但記得挑對菜吃!「高纖食材」圖表一次看:https://reurl.cc/8923mj
迷思 2:宿便會讓你變胖、皮膚變差,只要清宿便就能變瘦變美
真相:腸道功能失衡才是根本問題,減重則靠熱量控制與運動
大多數出現排便不順、腹脹、膚況不佳或小腹凸出的狀況,真正的原因往往是:腸道蠕動變慢、膳食纖維與水分攝取不足、腹部脂肪堆積或姿勢不良,並不是因為體內「堆積了多年未排出的宿便」。
而減重的本質是熱量攝取與消耗的平衡,也就是「吃進去的能量要小於身體消耗的能量」。清腸或排便頂多會讓體重短暫減輕一點(來自水分與糞便 ),但對體脂肪沒有實質影響。

迷思 3:每天沒排便,就代表有宿便卡住
真相:每個人排便頻率不同,只要規律、無不適,就是正常
在醫學上,我們會根據「排便是否規律、有無不適症狀」來評估腸道健康 ,而不是單純看排便次數。有人一天一次,有人兩三天一次,只要大便質地正常、不需費力、不脹氣,都是健康的範圍。
真正能讓你「排毒、變美、變瘦、消小腹」的五個生活習慣:
1.建議每天攝取兩個拳頭的蔬菜量,少吃加工與精緻糖,減少腸道負擔。
2.每天喝1500~2000cc以上的水。記得分段喝水,不要等口渴才補。
3.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,讓腸道動起來。腸道就像肌肉,需要活動才有蠕動力。
4.維持每天7小時以上睡眠。睡眠不足與長期壓力會影響荷爾蒙與腸胃蠕動。
5.適量補充益生菌,維持腸道菌相平衡。建議選擇有明確菌種標示的產品。
最後想提醒大家,如果長期排便不順,建議諮詢專業醫師尋求協助,千萬不要過度依賴酵素、瀉藥,這樣反而會讓腸道功能變差,也可能忽略已經存在的腸胃疾病。有任何腸胃問題,也歡迎來找我,讓我幫你找出最適合你體質與生活的腸胃照顧方式!
本文轉載自《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FB粉絲團》,原文為:網路瘋傳「體內有十幾公斤宿便」是真的嗎?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