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上時不時就出現不清楚從何而來的瘀青嗎?可能與平時服用「影響凝血」的藥品,或飲酒都有相關。食藥署 日前於粉絲專頁「藥博士 正藥說」指出,抗凝血以及抗血小板藥物都有可能增加瘀青的風險,但同時,包含酒精在內的7類藥物、補藥也可能會造成影響。
「藥師,我前陣子看完心臟科,吃醫師新開的藥,身體容易撞到就瘀青,這個是不是跟我吃的藥有關係啊?」食藥署表示,許多民眾常有這樣的疑問,因此若從人體的凝血作用來了解,血液中存在著血小板、凝血因子、纖維蛋白等等,它們共同參與凝血作用,達到止血。但是如果凝血過程中出現了問題,就可能會導致異常的出血跟瘀青。
食藥署表示,導致瘀青的原因有很多,藥物僅是其中一個可能會增加瘀青風險的因子,「抗凝血、抗血小板藥物」通常用在預防心房顫動導致的心血管栓塞,或是有高栓塞風險的病人,但卻也是常見的增加瘀青風險藥物,因為藥物阻止了凝血作用。
除此之外,也有其他、補藥也可能透過不同機轉影響凝血功能。食藥署指出,抗生素、類固醇、非類固醇抗發炎藥、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、酒精、銀杏、活血類中藥都會影響凝血功能,因此,服用抗凝血藥時,需要特別注意飲食以及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。如果有需要接受手術,也要先告知醫師。
食藥署也提醒,抗凝血藥物的藥物劑量如果不足,可能會造成栓塞風險增加,過多則可能會有出血風險。對於藥物或是平常服用的保健品有疑慮的話,最好先行諮詢藥師,以免因為交互作用而增加出血風險。
【橘世代課程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