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為什麼我脖子上、臉上,都有這些一顆顆突出的東西啊?」怡夏問著同事:「這些算是腫瘤 嗎?」
「可能就是老了吧!」同事的臉帶著似笑非笑的表情:「講腫瘤好恐怖啊!」
「我覺得我好像還是來找醫師確認一下比較好。」怡夏下了個結論:「順便問問看是不是可以除掉這些恐怖的東西!」
皮膚冒出問題,尤其是一顆顆、摸起來硬硬的東西時,總讓人緊張究竟是什麼病因。這裡我們來看看幾個常見的良性皮膚腫瘤。
皮膚贅瘤(skin tag)
皮膚贅瘤,或稱皮膚贅疣、瘜肉,可說是非常常見,有些人光是在脖子處可能長了數十個。這些贅瘤通常是肉色到深膚色、咖啡色的程度,只是一小塊突出物,可能只有0.2到0.5公分大小,其中「頭」處會大一點,並帶有細細的頸部。有的贅瘤長出來後就維持同樣的大小,有的之後愈長愈大,變得更為明顯。
皮膚贅瘤最容易長在皮膚皺褶處,像是脖子、腋下、腹股溝等處,很可能是因為過度的摩擦而導致表皮與真皮增生,導致形成這樣一顆顆的贅疣。
這些小小贅疣屬於良性的增生,非惡性變化,平常除了影響外觀之外,並不礙事。但過去研究發現,肥胖者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有胰島素阻抗性的患者比較容易長出來這些小小的皮膚瘜肉。所以,這可能代表容易長出皮膚贅疣的人,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比較高。也就是說,當你注意到自己有很多小贅疣的話,最好也同時檢查一下血糖、血壓、血脂這些指標喔。
至於當贅瘤妨礙觀瞻的時候,可以用冷凍治療或用電燒、雷射等方式去除小贅瘤。
櫻桃血管瘤(Cherry angioma)
櫻桃血管瘤(Cherry angioma)又稱為紅痣,或硃砂痣,就是手上、胸口會出現的那種小型鮮紅色點點,有時顏色會更深,有點偏紫或是到偏暗藍色,這些小紅痣是圓形的突起,屬於成熟微血管的增生,常常長在軀幹與手臂。
大概到中年以上有時候就會冒出來這些硃砂痣,到老年可能愈來愈多。由於櫻桃血管瘤的大小常介於0.1到0.5公分,又不痛不癢,通常不用進一步治療。如果介意美觀的話,可以用雷射、電燒等方式去除,但無法以冷凍治療達到治療效果。
值得注意的是,若這些小紅痣太多,或是長的太大、長相不好,還是要就診請醫師診視。像是當長出上百個這樣的小紅痣時,可能需要檢查是否有基因異常的疾病法布瑞氏症(Fabry disease)。萬一這些小紅痣異常變大,帶有出血及潰瘍,也是不對的狀況。當小紅痣帶有擴散往外的紅色血絲,外觀像八腳蜘蛛,就不是櫻桃血管瘤,而是蜘蛛狀血管瘤(spider angioma),有可能是肝硬化的徵兆。
皮膚纖維瘤(Dermatofibroma)
皮膚纖維瘤(dermatofibroma)摸起來是硬硬的一塊突起,大小並不大,約0.3到1公分的小丘疹,顏色可能是淡淡的咖啡色或紅棕色。特點是從側邊擠壓的話,中央會些許像酒窩般的凹陷。
皮膚纖維瘤起源於纖維母細胞的良性增生,常常發生在年輕女性(女:男約為4:1),而且是在下肢,尤其是曾經有外傷或被蚊蟲叮咬的話,可能比較容易會長出皮膚纖維瘤。不過,如果突然間長了很多皮膚纖維瘤,可能與HIV感染和紅斑性狼瘡SLE有關。
治療方式包括冷凍治療、雷射、局部注射類固醇。
皮脂腺增生(Sebaceous hyperplasia)
皮脂腺是可以分泌皮脂、滋潤皮膚的腺體。皮脂腺增生是人到中年以後,在皮膚看到一個軟軟的、淡黃色的突起丘疹模樣,中間會有些許的凹陷,這是皮脂腺變得增生肥厚而成。
皮脂腺增生可以是單個出現,或是多個,每個大小約在0.1到0.4公分之間,並不會很大。由於額頭、臉頰、鼻子的皮脂腺分布豐富,比較容易出現皮脂腺增生的問題。
皮脂腺增生並不需要治療,若是為了美觀考量,可以用雷射、電燒、冷凍療法等多種方式去除。另外如果注意到臉上有這些突起,要讓醫師確定這些小突起只是皮脂腺增生,並不是基底細胞癌。
脂漏性角化症(Seborrheic keratosis)
脂漏性角化症是最常見的良性表皮變化,在年約三十之後,臉上可能就會出現這些脂漏性角質堆積,剛開始看起來是界線清楚的咖啡色斑塊,後來逐漸變成有點隆起的丘疹,顏色甚至變成深黑色,變成大家口語中所稱的「老人斑」。因為脂漏性角化症的老人斑帶有點厚度,也是皮膚良性腫瘤的一種。
長出脂漏性角化症的原因,最常見與日曬、老化有關,然而,在一些案例報告中指出,「突然之間冒出許多脂漏性角質堆積」可能是有罹癌的徵兆之一,像是在案例報告裡,胃癌患者可能表現出「突然長出很多老人斑」這樣的症狀。所以,如果覺得自己長老人斑的速度太快,最好還是要就診檢驗。
覺得脂漏性角化症妨礙觀瞻的時候,可以選擇冷凍治療、電燒、雷射、與手術等方式去除。而且有的時候需要做皮膚切片,排除基底細胞癌或黑色素瘤的可能性。
表皮囊腫(Epidermal inclusion cyst)
表皮囊腫也非常常見,俗名稱為粉瘤。摸起來是皮膚下一顆可以動來動去,紮實的腫塊。這是一團由上皮包圍的囊腫,有層包膜並形成囊袋,可能會擠出類似起司狀的黏稠殘渣,並帶有腐敗氣味,這是被包在囊袋裡面的角質與皮脂。
在表皮囊腫未感染的時候,患者並不會覺得這顆囊腫會痛。只要這顆表皮囊腫體積還算小,就可以先觀察,不一定要做什麼處理。目前沒有辦法靠著吃藥或擦藥就讓這顆表皮囊腫消失,若真的體積較大,需要用手術切除。用手術切除可以避免復發。萬一這顆囊腫所在之處變得紅、腫、熱、痛,顯示這顆表皮囊腫已經發炎、感染,甚至到化膿的程度,可以考慮切開引流。
脂肪瘤(Lipoma)
脂肪瘤是摸起來軟軟的皮下腫瘤,從皮膚按下去的話,會感覺這個腫塊能動來動去,不會痛。脂肪瘤可以長在身體各處,大小常是在1到4公分之間,絕多數都是良性、無害的。可以考慮手術切除。
然而,當脂肪瘤長得太快,長得太大(例如大於10公分),在檢驗時摸起來無法活動(代表可能長得比較深,或與骨頭、神經連結),長在大腿處的,要小心並做進一步影像檢查,例如安排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檢查。
角化棘皮瘤(Keratoacanthoma)
角化棘皮瘤模樣像是一個突起圓形的火山口,且有角質堆積,在數星期內就長到1到2公分的大小。角化棘皮瘤是我們介紹的幾個病因裡,最最接近惡性的一個。會長出角化棘皮瘤,起因於鱗狀細胞長的速度快,而角化棘皮瘤最容易長在受到陽光曝曬的臉部和頸部,手腳也可能會長。除了日曬是危險因子之外,抽菸、人類乳突病毒感染、接觸化學製劑、與基因都和長出角化棘皮瘤有關。
由於在外觀上角化棘皮瘤與鱗狀細胞癌有類似之處,甚至病理組織切片上也有點難區辨,一般建議發現角化棘皮瘤要動手術切除。
列出這麼多皮膚良性腫瘤的原因,不是要請大家自我鑑別診斷,是希望大家在摸到皮膚一顆顆的東西的時候,可以了解病因可能有很多種,如果有任何疑慮,或是腫瘤突然長的很多、長的很快、顏色變化很大,就務必要找醫師做進一步的檢驗。另外,目前醫學有各種安全可靠的方式可以去除這些腫瘤,請不要自己土法煉鋼,想要在家自行用化學藥劑或剪刀處理掉這些腫塊。
【本文由「照護線上」授權轉載,原文出處:老了就會長?皮膚一顆顆沒事嗎?皮膚良性腫瘤圖文解析。】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