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88歲彭汪嘉康 從未停下腳步

彭汪嘉康(中)曾獲台灣萊雅傑出女科學家獎,並與北一女學妹們合影。本報資料照片
彭汪嘉康(中)曾獲台灣萊雅傑出女科學家獎,並與北一女學妹們合影。本報資料照片

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 現年88歲,自1956年台大醫學院畢業起,行醫超過一甲子,仍堅持每日若非進診間看診,就是在辦公室閱讀研究資料或者是參與會議,日復一日,始終如一。工作大半輩子,她將於明年退休,赴美與家人團聚。

坐在萬芳醫院辦公室那張特大號皮質辦公椅中,彭汪嘉康的身影顯得嬌小,一如牆面上1962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(NIH)的黑白合照,一群白袍研究員、醫師,人高馬大,清一色都是男性,坐在第一排的她,頂著招牌短髮,個頭硬是矮了一截。彭汪嘉康透露,當年為了不讓人輕視,還養成了穿高跟鞋的習慣。

身形矮小的彭汪嘉康,卻是醫學界的「巨人」、癌症 醫療的先驅。1960年代,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擔任研究員時,她發現癌症腫瘤與染色體異常的關係,成為首位獲得「亞瑟佛萊明獎」的外籍女性。

她對台灣癌症醫療的貢獻更是功不可沒,將國內腫瘤醫學體系從無到有完整建立,被譽為「台灣癌症之母」;此外,彭汪嘉康為弭平國內醫界門戶之見不遺餘力,推動成立「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 (TCOG)」,團結醫師,惠及無數病患。

因喪弟之痛 決定踏上從醫路

至今仍往返萬芳醫院、雙和醫院看診,彭汪嘉康溫柔問診、視病如親的形象,深植病患心中。令人難以想像的是,她之所以走上行醫這條路,竟是因為兒少時的一次「生氣」。

彭汪嘉康弟弟患有氣喘,她初中時,弟弟病情惡化,演變為肺炎,父親請來醫師好友為他看診。彭汪嘉康說,當時已經有盤尼西林可用於治療,即便價格高昂,但並非不可得,那位老醫師卻沒有幫忙找到這個藥物,最終弟弟不幸病逝,「我很生氣,他身為醫師,卻沒有想到怎麼盡力救治病人。」時間已過數十載,憶起遺憾往事,彭汪嘉康語氣中仍有不平。

於是,彭汪嘉康毅然決然踏上從醫之路,為了「盡力」,也為了不讓悲劇在任何一位患者身上重演。正因如此,她一生行醫,「退休」二字,從來不存在彭汪嘉康的字典裡。

彭汪嘉康溫柔問診、視病如親的形象,深植病患心中。記者胡經周/攝影
彭汪嘉康溫柔問診、視病如親的形象,深植病患心中。記者胡經周/攝影

強烈使命感 想為病人多做點

1992年,彭汪嘉康年過60,這個一般人早已開始規畫退休生活,準備安養天年的歲數,外科醫師出身的她,再度從住院醫師做起,白天看診、晚上做研究,假日還得值班,只為了取得癌症專科醫師執照返台。

作為醫者、研究者,彭汪嘉康坦言,過程中時常遇到瓶頸,支持她走下去的,是她口中那些「好高興的時候」,看著患者接受治療、病情復元後走出診間,是彭汪嘉康最有成就感的時刻。

她一直記得,曾有一位還不到50歲的子宮頸癌患者,四處就醫,病痛仍無法改善,最後踏入彭汪嘉康的診間。她開了一種「比較新、副作用比較少」的藥物,讓患者回家服用。再次會診,患者一見彭汪嘉康,就屈膝下跪,感謝她的救命之恩。

6個月後,這位患者癌症復發過世。「有時候,真的很emotional(感慨)」,彭汪嘉康深刻體認,在疾病、生死面前,即使生命只能延續數月,對患者而言,依然珍貴無比,單看研究報告中冰冷的數字,絕對無法體會。「看報告覺得平均存活時間幾個月有什麼了不起,但對於一個人來說,這幾個月有多重要。」彭汪嘉康感歎。

罕為人知的「堅持」 再忙也要下廚

讓更多疾病「有藥可醫」,是彭汪嘉康堅持站在第一線看診數十年的原因之一,「之所以要看門診,是要看看現在什麼毛病最bother people(使人痛苦),從患者身上我就知道,該往什麼方向做研究。」她結合醫學與研究,帶著研究團隊,找出更多疾病的原因及解方,幫助患者。

彭汪嘉康沒想過要停下腳步,「如果大家覺得我還有點貢獻,那就繼續做。」她謙虛地說。為獲取更多醫學新知,疫情中,彭汪嘉康忙著參加視訊會議及研討會;而她回家後的「休閒」,是坐在電腦前,閱讀各大醫學期刊、媒體的最新資訊。

除了行醫,彭汪嘉康還有一個數十年不曾改變,卻罕為人知的堅持:做菜。公務再繁忙,只要撥得出時間,她就會回家煮飯,與先生共進晚餐。在上海成長的彭汪嘉康,燒得一手道地上海菜,江浙菜也有所涉獵。比起「湯湯水水」的台灣菜,她更習慣自己下廚,做幾道早已吃慣的上海家常菜;彭汪嘉康不忘提起先生的飲食喜好,「他是四川人,放幾根辣椒就可以了。」她笑說。

彭汪嘉康夫妻倆飄洋過海,在台行醫、從事研究超過30年,彭汪嘉康終於鬆口,將在明年中研院院士會議結束後返美,與太平洋另一端的兒孫團聚。起心動念要回家,除了因為身體狀況不如從前,更是為了交棒給年輕後進,「我覺得能夠做的,在我活著的時候都做了;我不能做的,就交給年輕人,讓他們找出到底怎麼回事。」她說。

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,高齡88歲仍每天上班、看診。記者胡經周/攝影
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,高齡88歲仍每天上班、看診。記者胡經周/攝影

培育新血 畢生守護台灣癌症醫學

交棒這條路,彭汪嘉康鋪了34年,1987年推動「內科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」,兩年後再成立「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」,她培育的學生,不少都已獨當一面,成為國內癌症醫學權威。

脫下昔日踏響台美各大醫學研究機構的高跟鞋,換上平底皮鞋,忙碌到退休最後一刻,彭汪嘉康沒有一絲疲態。

行醫救人對她而言,不是消磨人生的工作,而是為了彌補缺憾,畢生致力完成的任務,她踏出無數的「一小步」,成就台灣癌症醫學的「一大步」:今天,癌症不再是國人口中的不治之症。

即將卸下重擔返美,彭汪嘉康言談間,透露著「任務完成」的坦然心境。

■彭汪嘉康小檔案■


現職:中央研究院院士
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
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癌症中心顧問
臺北醫學大學/臺北癌症中心院長兼講座教授

經歷:中央研究院評議委員
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副院長
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
中華民國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
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內科主治醫師暨癌症遺傳組主任

獎項:亞瑟佛萊明獎
第一屆台灣萊雅傑出女科學家獎
十大傑出女青年獎

更多新聞報導

生命故事 林琮恩 彭汪嘉康 癌症

李偉文「一生玩不夠」 第三人生追夢

寫書留住心情 創造與家人新回憶

延伸閱讀

相關文章

讚石英敬業又自愛!「鳥來嬤」吳敏送別60年好友:他是最好的典範

滑手機驚覺「全世界都完美」只有我好累…試試這招治百病迅速充電!

中年求職錢非唯一考量!作家:沒有完美工作,先搞清楚「為何而來」

心事太多煩躁不安?她建議:先練好身體、把今天過好!

約定相愛八輩子!蕭敬騰婚禮深情告白Summer:每一世我都會找到你

斷開小16歲男友!51歲李冰冰:好的愛情會讓人變好,但不適合就該放手

熱門文章

大型垃圾、家具怎麼丟?一文搞懂!附全台清潔隊資訊懶人包

台灣阿嬤變曼谷企業家!80歲堅持上班,坦言創業最重要的是「這件事」

2024小雪節氣「3生肖」好運降臨!小雪習俗、開運重點一次看

健檢報告「滿江紅」別放棄!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