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過「肌少症」嗎? 愛窩沙發追劇的人要注意了

醫師提醒,熟齡女只願窩在沙發上看電視,小心肌少症上身。 圖/本報資料照片

醫師提醒,熟齡女只願窩在沙發上看電視,小心肌少症上身。 圖/本報資料照片

陳媽媽長年勞心照顧小孩,晚上是唯一偷閒時間,長期養成的生活習慣,讓她失去運動的動力,即便小孩離巢,也只願窩在沙發上看劇。家人擔心3高找上她,說服她報名健身房,經量測體內肌肉量極低。醫師提醒,肌少症 已是全球老年化社會面臨的議題,別等到肌少症出現後再改善體質,早在50歲時,就要培養運動習慣

根據統計,台灣65歲以上老人衰弱的盛行率約5%至11%,換算人口,目前約有33萬高齡長者面臨失能衰弱的問題,且隨年齡增加,盛行率也逐步升高,其中最常見的衰弱疾病以「肌少症」為最大宗。
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齡醫學科醫師曾崧華說,肌少症是高齡化社會出現後新出現的診斷,定義上雖以65歲作為分界點,臨床上的肌少症患者年齡多落在75歲以上,分析與國人才剛剛認識這項新疾病,即使出現症狀也較晚才發現,患者主訴的症狀多為體弱、疲勞沒力氣、走路變慢、常跌倒等。

曾崧華說,肌少症最大的危害是肌肉量不足,使長輩容易跌倒,也使其恢復能力差,送醫後,增加長期臥床的機率,另外,肌少症也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的,像是營養攝取不足、慢性疾病等;治療方面,若是單純運動量不足導致的肌少症,能透過高齡運動處方改善,只要3個月,每周2次,每次1小時就能改善。

曾崧華表示,曾協助一位70多歲的長輩改善肌少問題,3個月的改善計畫,讓他從原本拿4腳拐後改拿單拐,大幅改善體弱的問題。曾崧華呼籲,別等到體力減退或是感到體弱時再做運動。

根據研究,年過40後,肌肉量每10年會以8%的速度流失,70歲以後,每10年以15%的速度流失,若等到70歲以後再增肌,增肌的速度恐比流失的速度還慢。

台灣民眾近年雖對運動意識抬頭,但多著重在有沒有流汗,曾崧華說,要避免肌少症上身,最好要做阻力運動即重訓,他不建議民眾自己看影片做重訓,最好還是請教練,在正確的姿勢下才能達到最佳效果。
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FB留言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