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退休規劃/研究:繼續工作有益身心健康

台北醫學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,退休後如果能夠繼續工作,身體更健康,心情會更好。 圖/報系資料照
台北醫學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,退休後如果能夠繼續工作,身體更健康,心情會更好。 圖/報系資料照

許多人認為,退休後拿到一筆錢開始享福,不過,台北醫學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,退休後如果能夠繼續工作,有事情可做,不太計較薪資,除了固定收入,擁有財務上的自由度,還能提高成就感,身體更健康,心情會更好。

國民健康署舉辦的「活躍老化健康論壇」,探討高齡者「社會參與及中高齡就業」、「延緩失能」與「健康促進」等重大議題,針對已經退休或是即將退休者提出建言。

當志工不切實際 經濟安全才是重點

國立成功大學活躍老化專案團隊胡淑貞所長發表「職場退休規劃 介入之先導型研究」,她說,「在退休之前的5年才開始著手規畫退休生活,就太遲、來不及了」,建議從年輕時,就開始規畫財務,培養嗜好興趣。

研究團隊以面訪方式瞭解50~74歲退休者及尚未退休者的生活需求,再透過團體、個人等課程,瞭解老年憂鬱、經濟安全、退休規畫、有意義生活以及退休準備階段等5大面向。

結果發現,退休後想過著有意義的生活,當志工是不務實、不切實際的,關鍵在於經濟安全;如果錢夠花,才能規畫旅行、當志工、學技能,要是沒有足夠的退休金,身心健康都會受到影響,許多人只能在公園、圖書館發呆。

為此,越來越多的退休者重返職場。胡淑貞指出,約有兩成退休者「重出江湖」,男多於女,另有1.4成退休者希望再找工作,除了經濟需求之外,有些人則是想打發時間。

不計較薪資 繼續工作有益身心健康

北醫醫務管理系教授許怡欣發表「中高齡就業對長者活躍老化之影響」,研究顯示,年紀越大,對於人生更能採取正面態度,但如果能夠繼續工作,有事可做,擁有成就感,身心會更健康。

該研究團隊採訪1300多名55歲至70歲民眾,接近一半受訪者為65歲以上銀髮族,大都沒有工作,歷經3年持續調查,結果發現,不管有無工作,前2年的身心狀況都差不多,但到了第3年,2者出現落差,繼續工作者健康狀況明顯較佳。

許怡欣建議中老年人,應該提早規畫退休生活,如果有機會工作,就應繼續做下去,不要太計較薪資,心態放空,抱著重新學習的工作態度。至於雇主,應提供具有彈性工時的工作,提高銀髮族再次就業的意願。

更多新聞報導

再就業 李樹人 銀髮就業 退休規劃

穩定退休現金流 首選「年金險」

想國外養老?先看各國養老福利

相關文章

一般民眾也可住!2025「榮民之家」床位數量、費用整理包(附表格)

不怕AI取代!專家談長照行業:彈性工作、收入高又有社會意義

長照不是職涯備案!退伍中校、家庭主婦樂當居服員,找到事業第二春

樂陶居養生宅住戶分享:80歲游伯伯的新生活「目標活到100歲」!

讓長輩不必爬樓梯!「青銀換居」改住電梯宅沒人搶?全因老後生活3件事太重要

中高齡打工機會來了!家務外包、陪伴長輩需求超夯

熱門文章

有福了!9縣市打「帶狀皰疹疫苗」有補助or免費:預約、申請懶人包

2025新冠病毒大變身!只看發燒喉嚨痛不準?最新5症狀、預防方式曝光

2025國際新航線出爐!桃園、台中、高雄可直飛,遊日泰更方便

腰痛只是前兆?醫揭8種疾病與腰痛有關:3症狀立刻就醫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