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買股票 ,是買公司的未來。」這個道理淺顯易懂,也正確無誤。但是,上市上櫃公司依規定要公告的財務報表 ,能告訴你公司未來的經營績效和算出合理股價嗎?
投資人最關心的當然是股價。現在價格遠低於合理股價,趕快買;反之,現在價格遠高於合理股價,趕快賣。重點是「合理股價是多少」?
要算合理股價,先要有兩個數字,一個是公司的「每股盈餘」(EPS),一個是公司所處產業的平均「本益比」(P/E Ratio),然後把兩個數字相乘。
每股盈餘看公司損益表的最後一個數字就知道了;本益比看證券交易所或櫃檯買賣中心的公告資料也是一清二楚。這麼簡單的數學,誰不會算?但是,為什麼超過八成,甚至九成的投資人在股市都是賠錢呢?因為簡單的數學不能解決股市交易中最複雜的人性。
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每股盈餘的意涵。因為公司公布的財務報表都是過去的資料,當你看到年報,已經是隔年三、 四月的事;你看到半年報,已經是當年七、 八月的事;你看到季報,也至少是次一個月下旬的事了。
但是,買股票是買未來啊!沒有人提供「正確」的未來每股盈餘給你,你就算不出「正確」的合理股價。即使公司依規定編制,請會計師審核而出具的財務預測,裡面也有太多的假設和變數,每股盈餘依舊算不出數學考試要的標準答案。
再者,財務報表揭露的過去每股盈餘就一定正確嗎?我只能說,它一定是「真」的,但不一定是「對」的。所有的計算結果都不可能是錯的,但很多數字卻不一定完全正確,有些是出於假設,有些是基於現實,無法查核。
哪些是出於假設的?我隨便舉兩例,一是存貨,二是營收。大家應該都知道,電子業的產品週期都很短,或許某些產品半年後還放在倉庫,就已經一文不值了。
但是,公司會假設這種產品半年後還可以賣半價,所以就不會把它當報廢品處理,公司的獲利就虛增了,每股盈餘當然就不對了。產品究竟半年後還值半價或是完全沒有價值,公司說了算,會計師大部分的時候不會有意見,畢竟他們對產品的專業知識一定不會比公司強。
再來談營收。
為了美化帳面,公司或許會在年底拜託下游廠商先進貨,讓營收和獲利的成長情形符合投資人的預期。若是真銷貨,還無可厚非。但有些不肖業者,可能先拜託下游配合進貨,隔年再請他們退貨,來虛增當年的營收和獲利。會計師都不一定能查出來,更何況是閱讀財務報表的投資人。
哪些是基於現實無法查核的?現在很多公司在海外都有轉投資事業,有些極具規模,由當地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簽證,它們的財務報表就有公信力;但有些或許不大,沒必要由當地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簽證,台灣又沒有人力到當地查核,如此必然影響上市上櫃公司財務報表的品質。其影響程度的大小,當然左右每股盈餘的正確度。
前面舉的例子,至少不是惡意的,但有些公司可能還會在海外虛設很多假公司來向自家公司進貨,創造假業績和假獲利,完全誤導了投資人。只要這些假公司設的夠多、夠分散,沒有達到前二十大或前五十大客戶的規模,會計師基於重要原則,不一定能查得出來。
難道研讀財務報表這種「基本分析」,在股票投資上完全沒用嗎?當然還是有一點幫助的。它沒辦法幫你找到「該買」的股票,只能幫你找到「不該買」的股票。
財務報表既然是過去經營績效的展現,至少可以讓你了解這家公司的營收、獲利,還有配息是否一直都很穩定?以及各項財務比率是否逐年改善或成長?
如果既不穩定又持續惡化,這個經營團隊當然不值得信賴,你就該把它從潛力投資名單中刪除。
如果既穩定又逐年成長,只能先把它列入觀察名單,但能否買進,還有很多指標必須考慮,例如是否擁有專注本業的經營團隊、領先同業的技術能力,或是難以撼動的產業地位?
否則最好還是停、看、聽,因為產業變化太快,以往的經營績效並不足以保證未來也能一樣。
本文摘自《年年18%,一生理財這樣做就對了(全新修訂版)》,天下雜誌 2020/08/31版
退休理財第一站|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