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事難料!專家建議提早準備3筆錢:遇上危機也不怕

專家認為,擁有緊急預備金是財務保有彈性的強力指標。 圖/Freepik

專家認為,擁有緊急預備金是財務保有彈性的強力指標。 圖/Freepik

2020年12月進行美國晨星與學術機構進行了聯合研究,仔細調查了美國家庭在COVID-19流行期間,退休儲蓄 和家庭的財務安全,研究發現,擁有緊急預備金 是財務保有彈性的一個強而有力的指標。疫情期間有緊急預備金的人不僅有效的保有按時支付帳單的能力外,也能避免挪用到退休的準備。

一場疫情讓大家始料未及,可見生活中的風險仍不可小覷。平時個人與家庭的財務應該有哪些準備,可以讓我們順利度過這樣的危機?

要有儲蓄錢

平常就要準備緊急預備金。在能夠活用的儲蓄帳戶裡預留6~12個月生活費,並且對於短期3年內的財務支出應預留,當生活中面臨到短期的失業、轉換工作或醫療需求時,才不會動用到中、長期理財帳戶。

再則,幫自己累積人生的第一桶金。理財首要累積本金。做好先存後花的習慣,這是累積資產的不二法門。若能將該存的錢先行存入,除花錢安心之外,該儲蓄的錢也存下來了。如輔以記帳 及設立預算來檢討改善,更能提高儲蓄效能。

要有投資

人有可能不結婚、不買房或不生小孩,但不管是那一種,卻一定會老、不可能不退休,退休金 一定要準備。

人兩腳,錢四腳。主計總處統計,我國的平均薪資年增率從86~95年這一期間為1.7%,96~105年更降至1.3%,薪資增幅趨緩的情況極為明顯。

而最能代表台灣投資市場長期報酬的台灣50ETF(台灣50ETF的成分股,是由股票市值權重前50大公司組成),自92年中成立統計到109年底的投資報酬率約為11%。 說明了光想靠調薪來滿足未來生活所需及累積財富,不僅是難敵通貨膨脹 ,更遠遠不及有效的運用投資工具。

可以建立專款專用的帳戶。來面對未來財務上的「需要」,如子女教育費或退休金,及早透過良好管理來累積足夠的資金。透過儲蓄累積本金,再加上複利及時間,讓財富產生如原子彈爆炸的投資效果。

風險發生時要有錢

不怕一萬,就怕萬一,而這最大的「萬一」是太早走!

在家庭人口數少,夫妻雙薪撐持家計,如果少一個人賺錢,家計如何支撐?

透過適當的保險規劃 ,能幫助我們在遭逢到病死殘時,減少經濟上得負擔,更有雪中送炭的效果!

本文轉載自《好險有錢》,原文為:避免生活被改變,你平時該準備的三種錢
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
【橘世代課程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
延伸閱讀

老人特別急躁、常常在抱怨?腦科學專家解答:因為大腦太優越

長壽關鍵在飲食!專家建議5食物要適量:跟直接吃糖差不多

公司勞保VS.工會勞保加哪個好?選錯退休金差很大!專家教你避開投保3地雷

該在南部買房嗎?台南房價10年內飆高近9成 專家曝2關鍵原因
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FB留言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