蔬菜、水果怎麼洗?學會正確方式,讓農藥不殘留!
從支持友善環境的農產品著手,再搭配正確的挑選及清洗原則,安心吃蔬果非難事。
鮮甜爽脆的蔬果人人喜愛,也提供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。在環境汙染農產品或農藥殘留超標等消息時有所聞的情況下,民眾如何選擇優質的農產品,並透過後續清洗程序,吃得安全又安心,是一門不小的學問。
台灣氣候溫暖、風土富饒,非常適合蔬果生長,四季皆能品嘗適時盛產的多樣新鮮產品。消費者在選購時除了考量價格與外型等因素,最重要的莫過於「安全」考量,例如人們最擔心的農藥殘留無法透過肉眼來辨別,是心中擔憂卻難以掌控的問題。
建議您,把握以下3個優先採買原則,就能降低風險,吃到相對安全的蔬果。
安心採買原則1:認明國家認證與標章
目前主管機關行政院農委會訂有「CAS有機農產品」、「產銷履歷農產品」與「CAS優良農產品」等國家認證標章制度,不僅確保食材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監督把關,而且也提供消費者容易依循的採買標準。其中「CAS有機農產品」標章因為生產過程不用化學農藥,沒有蔬果農藥殘留的問題可以安心採買。
安心採買原則2:採購當季在地生產食材
每項農作物都有各自合適的生長氣候條件,因此選擇當季盛產的食材是訣竅之一。順應自然而減少人為干預,由於天候環境條件適合,相對就能減少農友為了克服不利的外在條件而採取的過多防治手段(例如施灑農藥防治病蟲害等)。選購本地生產的農產品,更可避免為了確保長途運輸安全,所使用的保鮮或防腐等額外手段的風險。
安心採買原則3:選擇具商譽、可信賴的店家
一般民眾很難自行把關每一項入口的食品,因此找到信任的生產者和通路平台可讓我們的安心飲食事半功倍。例如,遭逢颱風或豪雨,消費者常會預期價格上揚而急著購買蔬果囤貨。此時,可能有農友為了減少損失,在未達安全採收期前就提早搶收,導致蔬果農藥殘留檢驗超標。
福業公司品保專員建議,在天災前後採購食材時,消費者最好向自己信賴的業者購買。因為與契作農友有相同理念並堅守農產品安全準則,才能確保採購的農產品安全無虞。
以提供里仁公司有機農產品的福業公司為例,從產地端的作物種植管理、中間端的產品驗收、到末端配送等全程把關。並透過定期的產地訪查與作物檢驗,妥善落實每一個友善生產環節的監控及管理,才得以降低農產品的食用風險。
以流動清水沖洗是關鍵
消費者在採買蔬果時具備相關常識,買回家後妥善清洗、保存是烹調前的另一個功課,以確保新鮮食材更能安全入口。
在《正確洗菜 擺脫農藥陰影》一書中,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顏瑞泓建議,使用流動清水來清洗。並配合不同蔬果特性仔細地以手搓洗、使用輔助軟刷、切除根部及果蒂凹陷處、浸泡並換水,都是清洗蔬果可以善加利用的訣竅 。
特別提醒消費者,即使標示為有機農產品,也不可忽略清洗工作,因為可能仍有附著於蔬果上的土壤或蟲卵,必須仔細清洗後再烹調或食用。
選擇友善環境種植的蔬果才是王道
消費者意識覺醒和購買行動支持,能夠鼓勵愈來愈多的生產者採取友善環境的種植方式,更能藉此保育生態環境讓作物健康地生長,也保護滋養周遭的生物多樣性。
蔬果怎麼洗?
以幾種常見蔬果為例,由於其型態各異、生長狀況不同,清洗要點也不盡相同 。
根莖類:例如蘿蔔、胡蘿蔔、馬鈴薯、地瓜等
如果買回家時有土壤附著其上,可先簡單用刷子去除,之後再用清水沖洗。切除蒂頭及去皮後,即可料理。
包葉菜類:例如包心白菜、高麗菜、萵苣等
去除外層老葉,再將葉片由外向內一片片撥開,用流水沖洗。以清水浸泡約3~5分鐘再後沖洗,重複數次。
小葉菜類:例如青江菜、小白菜、菠菜等
切除接近根部處,之後一片片撥開,分別用手搓洗葉面。由於作物底部較容易殘留土壤等雜質,建議以葉面在上、根部在下的直立方式清洗,以避免汙染。
花果菜類:例如苦瓜、小黃瓜等
先用清水沖洗,若表面有凹凸不平處,可再用軟毛刷輕輕刷洗。
水果(需去皮):例如蘋果、木瓜等
用清水輔以軟毛刷刷洗,之後再去皮。食用前記得洗淨雙手,避免手上殘留的雜質或農藥汙染果肉。
水果(不須去皮):例如草莓、櫻桃等
用剪刀剪除蒂頭,避免用手拔取。以清水浸泡約30分鐘,期間換水2~3次,之後再以清水逐粒沖洗。
本文轉載自《里仁》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