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素原則就是不給人困擾!朋友卻為他點上一碗「清蒸蛇湯」...

商周出版 作者/田定豐 、 廖宏杰

一般人的印象就是覺得葷食比較豐盛,會認為世界上有這麼多美食可以享受,為什麼要「放棄」?事實上蔬食是讓世界變好的其中一個方向,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蔬食變成眾多美食的選項之一,世界就會開始美好了,就這麼簡單。《豐蔬食》精選閱讀:

《豐蔬食》 圖/商周出版

一周一蔬食,找回內在平衡

「周一無肉日」是一個全球響應的環保活動,對於想要吃素的人來說,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方式。換一個角度想,每個「禮拜一」都是一個好的開始,我們先告訴自己「我一個禮拜吃一天」,那也很簡單,接下來就能堅持下去。

有很多人在周末需要跟家人朋友聚餐,所以要做到周六無肉日或周日無肉日有點難,所以訂在周一其實很好,也可以是種提醒,讓自己在周一時多吃些蔬菜水果,平衡身體所需的營養。

我跟朋友約吃飯時,不一定要約在專賣蔬食的餐廳,朋友也不是一定要跟我一起吃蔬食。雖然我有宗教信仰,但是我對吃素這件事,一直抱持著「自在最重要」的想法。我常常在外面吃飯,如果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到葷的,我會覺得沒關係。像是有一次跟朋友一起吃飯,有一道菜其實摻了些葷食,而我吃了那一道菜,朋友就覺得對我很抱歉,好像嚴重冒犯到我一樣。我很認真地跟朋友說:「沒關係的,心無葷念,一切都是素。」

不論有沒有宗教信仰,我相信有許多素食者對這樣的事的確會耿耿於懷。事實上,因為不知道而吃到葷食,本身就是一個意外,所以不論是宗教素食者或是蔬食者,都不應該因為戒律或恐懼而沒了「自在」。

在我吃嚴格素的那幾年,沒辦法去一般餐廳吃飯,因為我無法不在意廚房是不是全然葷食跟素食分開煮,後來我接受五辛,吃蛋奶素了以後,我就不太在意了。

我常常覺得,吃素不要帶給別人困擾,這是我的原則。比如說,我常跟朋友、跟客戶一起吃飯,我都會跟他們說,想吃什麼就點什麼,不需要顧慮我,也不用替我想辦法,我在任何餐廳或食堂都自有辦法,因為每一家餐廳都一定有蔬菜,我只要有兩道菜就吃得很開心了,這樣別人也吃得開心,互相都沒有壓力。

葷食者與素食者都應該要互相尊重。 圖/unsplash

另外一提的是「尊重」這件事。葷食者與素食者都應該要互相尊重。

我曾經碰過有朋友約我吃飯,故意點清蒸蛇湯要我嘗嘗,這讓我覺得非常不舒服。也很多蔬食同好談到遇過不少雷同的狀況,朋友調侃:「不試試肉,怎知肉的好?」,「不吃肉好可惜。」……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,而這個選擇是值得被尊重的。

蔬食在歐美國家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,各領域圈子也有一些名人公開自己是素食主義者,給一般人有一種吃蔬食很潮、很時尚的印象。很多人不知道我吃了數十年的素,剛知道時,還問我是不是趕流行?

有趣的是,從以前的普遍認為吃素就是「阿彌陀佛」,就是出家人的那一種宗教的茹素,到今天別人看吃素這件事是一種潮流,變化反差真的很大。而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,許多肉類無法正常進口,所以大家開始吃在地蔬果;甚至為了避免接觸而自家栽種,都讓蔬食風潮更甚以往。

在過去,素食對一般人很有距離感,把素食當作美味料理的只佔少數人。我常吃的蔬食料理就有很多種變化,像是做成宮保雞丁、牛肉麵或漢堡等,我們會以為它沒辦法做成素的,或者我們會以為做成素的就不好吃。還有很多人會有一種誤解,既然不想殺生了,那為什麼還要吃素雞、素肉或素漢堡,是不是內心還想吃肉才會這樣?

我的內心想要的是「好吃」,蔬食也可以做出各種讓人垂涎三尺、色香味俱全的菜式,蔬食的口感也可以很有層次啊!

所以我們對吃素的想像要更開放一點,拿掉不必要的限制,蔬食料理可以做得跟葷食料理一樣好吃,甚至更美味。我們的味覺都需要變化,不然吃素的人很可憐,永遠就只能吃蔬菜。蔬菜只有一種味道,還是需要被料理變身美食。我覺得吃素的人也可以是美食家。

本文摘自《豐蔬食》,商周2020/08/01出版

橘世代:精彩人生2.0,展開人生新風景

素食 田定豐 廖宏杰 蔬食

推薦文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