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輩在家跌倒機率比戶外更高!臺北扶老打造安全家園 守護安身立命好所在
「再一次好好生活市集」重陽敬老活動裡,視障歌手表演唱歌。各個服務長者的單位來此擺攤,形成愜意的假日市集,「臺北扶老.軟硬兼施」(以下簡稱臺北扶老)也是攤位之一。音樂、桌遊、講座,長輩們徜徉其中,好不快活。
「接下來歡迎伊甸基金會住宅服務發展處彭舒凡處長。」主持人陳懷萱在「再一次好好生活市集」座談介紹道。
「喀噠!」上、下台之際,主持人險些被延長線絆倒。
以主持人差一點跌跤的實際例子,彭舒凡侃侃談起伊甸承接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臺北扶老方案。這是為65歲以上的弱勢長者提供的簡易居家安全修繕服務。伊甸承接這項服務的起心動念也與長輩跌倒息息相關。
伊甸無障礙住宅發展中心組長鄭長益指出,臺北市的人口組成,已達超高齡社會的標準(65歲以上人口占全市人口比率達到20%以上)。
「你以為老人家在戶外發生跌倒的機率比在家裡高。沒有!」鄭長益點出事實。
一方面,長輩在家心情放鬆,少了風險意識,加上生理機能隨年紀退化、家中囤積雜物形成路障等。家,反而是長者最常發生跌倒意外的地點!老人家禁不起跌,一旦跌倒,往往一蹶不振。老人家發生跌倒一次,平均會產生13~15萬元以上的支出。所以,不單是長輩的健康狀況,連帶家人的作息、醫療開銷等,也應聲「跌」下去。
長者跌倒既然茲事體大,豈不該加強居家安全嗎?諸如改善照明、加裝扶手、改善室內地面高低差等設施,但只要談到花費,長輩就退縮了,寧可賭一下運氣。
如果政府補助8萬元,可以避免13萬元以上,因長者跌倒衍生的支出,家庭運作又可以維持正常步調,何樂而不為呢?故此,自2012年起,伊甸即承接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臺北扶老方案,協助65歲以上、設籍且居住臺北市滿6個月以上的市民,進行居家安全修繕及設置生活輔具。
申請者中,將以獨居長輩列為優先,並符合以下條件之一:
1 低收入戶、中低收入戶。
2 綜合所得稅12%以下。(原為5%,2023年7月1日起,放寬為12%,增加受惠者。)
申請者除了有經濟的條件,首要的,還必須是住家環境有安全之虞。才不至於連家裡的紗窗壞了,也去申請修繕補助。為使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口上,每一申請案件都經過專業評估,共同為申請者擬定修繕計畫。這一切的流程,從申請、社會局評估、擬訂計畫、社會局審核補助、到宅居家修繕、驗收、結案等流程,皆有臺北扶老秘書以一條龍的方式協助民眾辦理。
不少長者已經跌倒好幾次,才著手申請居家修繕。長輩每跌一次,身體狀況每況愈下。無障礙住宅發展中心主任沈秉諭回想起,他曾遇過申請修繕許可還在跑流程,長輩就已撒手人寰的遺憾。為提升長者居家安全意識,同時宣傳臺北扶老這項修繕資源。伊甸自2015年起,辦理「哈拿尼亞論壇」,長期關注高齡長者與身心障礙者的住宅議題,秉持居住安全、服務人群、支持弱勢的核心價值,投入並打造無障礙且安全的舒適環境。
臺北扶老這項修繕服務已超過10年,陪伴年長者打造安全舒適的居住空間,提高生活品質而有尊嚴。
彭舒凡舉例,當工班要到長輩家施工,卻發現家裡囤積大量雜物,影響施作動線。伊甸召集「羅賴把修繕志工」協助偏鄉弱勢家庭清除雜物,與無障礙居家修繕。
一位罹患糖尿病的阿嬤,身體周邊感覺神經元受損而須進行截肢手術,為出院前準備,醫院及家人向社會局送件。不久,阿嬤家的門口拓寬,方便輪椅進出。廁所也安裝了扶手,防止阿嬤跌倒。阿嬤出院返家,就可以在相對安全的環境生活。
臺北扶老曾遇到夫婦兩人年事已高,租住在猶如廢墟的房屋裡,住家亟待改造成適長者的安全環境,但房子權狀登記在兒子名下,兒子長年在國外,不易取得取權狀,影響到修繕申請權益。
全臺各縣市的弱勢長者有居家安全的修繕需求,因補助條件有所差異,或得不到相對應的補助,該如何是好呢?此時,伊甸便啟動「安居修繕團」的服務,也媒合全國友善工班,解決長者居住安全的燃眉之急。
另外一對相依為命的中高齡母子,雙雙罹患小腦萎縮症,住在老舊的房舍。
「經過她們家,根本不會想到有人住在裡面。」鄭長益描述不宜居住的屋況。
經由臺北扶老持續幾年的服務下,這對母子的居住環境逐步得到改善,從浴室、走廊,乃至大門。他們笑開懷的樣子,是臺北扶老同仁最好的回報。
住,牽連著安身立命,長者有好的居住環境才能過尊嚴的老後生活。臺北扶老期許年長者能住得安心、有保障。
資料來源:伊甸園電子報2023.11.08 NO. 441
本文轉載自《資料來源:伊甸園電子報2023.11.08 NO. 441》,原文為:臺北扶老 呷老有保
【橘世代課程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