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出新話題 退休後用興趣交新朋友
幾年前我退休了。我這輩子只知工作,也沒有在工作場所以外交到朋友。退休後想加入社區活動,於是開始去老人安養院做配膳的志工。另外也以各種方式參加志工活動,但我和那些人不知怎地就是聊不來。期待落空,令我很苦惱。關於老年的交友方法,若有什麼好建議,尚祈賜教。(60幾歲男性)
上班族和經營商店的人不同,是離家去上班,所以當然沒有在社區建立人際關係,也不可能突然改變。這位發問者重新交友的期間還很短,退休至今沒過多久,開始做志工也沒幾天。要把你在公司累積40年的東西,突然換個地方擁有同樣的深度當然不可能。
如果你有那個抱負要改變老人安養院的氣氛,那麼發展或有不同,但若只是抱著想交朋友的動機去安養院,那工作就太辛苦了。參與志工活動非常棒,所以我想你可以配合自己的步調持續下去。若是你本來就想做的活動,雖然得多花點時間,但在志工服務處交到朋友的機率很高。只要持續去同一個地方,就算交不到朋友也能認識很多人。至少可以建立路上遇到會打招呼的關係,先有那種程度的發展應該就夠了吧。
長期打招呼 可拉近關係
我以前住的地方,有三個經常迷路的失智老先生和老太太,我也曾一再送他們回家。在路上被他們攔住問「這是哪裡」,定睛一看,他們的拐杖上寫著姓名住址。把他們送回家後,因此認識了他們的家人,下次在路上遇到時,他們會說聲「上次謝謝妳」,這樣就能和本地居民逐漸建立關係。即便是這樣小小的起因,下次見面時也會互相打招呼。更何況你還在當地從事志工活動,想必有很多人都會在路上和你打招呼,日積月累之下自然會拉近彼此關係。
我熟識的90歲老太太,每周去幾次日間照顧中心,結果那裡的氣氛忽然變得很開朗,在當地贏得好評,連附近居民都說想去。
在那裡,這位最年長的老太太可以讓陰鬱的氣氛倏然開朗。比方說,有位80歲的老太太抱怨:「以前我婆婆這樣折磨我……」她就會說:「妳怎麼老是提那種老掉牙的往事!」彷彿憑藉她的人生經驗,談笑間,負面話題灰飛煙滅(笑)。據說以前那裡本來也是會互相抱怨「兒媳婦自作主張把我送來這裡真的很討厭……」的場所。有些人卻能這樣憑著自己的決心改變周遭氛圍。
到運動中心 閒聊助交友
如果要具體做出建議,比方說一邊做志工,一邊去附近的運動中心,你看如何?在運動中心常看到認真享受運動的老人,不是一開始就抱著「我們做朋友吧!」的目標去熟識,而是在運動過程中隨意閒聊,或者離開時一起喝杯茶,最後也有人發展到對方住院都會天天去探病的深厚友誼。
去的時段一致,或者報名的課程一樣,或許是在自然契機下互相認識的最理想場所。去了當然不可能立刻交到朋友,但是在「請問你能不能教我這台健身機器怎麼用」這樣的過程中不就自然認識了嗎?
我常去的運動中心,教太極拳的老師是中國人,在班上說自己的日語始終學不好,學生們立刻安排聚餐,「那大家一起吃飯,一邊和老師用日語聊天吧。」
另外運動中心也有三溫暖和按摩浴池,可以閒話家常。其中也有很多「咦?今天只在泳池來回走了一趟呢!(笑)」這種只愛按摩浴池的老先生,待久了自然會記住對方長相,自己也會被人記住。
從運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,也容易判斷是否投緣。一周頂多見一次,彼此都不清楚對方的私生活,這樣的關係反而不用多想,或許可以交到有趣的朋友。
如果才剛退休,或許也有「我還想參加社會」的心態。如果用這種心態去見老朋友,說不定對方還會拜託你去兼差。難得有了空閒,無須執著地點,保持好奇心才是重點。
沒興趣活動 別勉強參加
不過,不要為了增加去處就勉強參加沒興趣的活動,這點也很重要。就算去了沒興趣的地方,和大家也合不來,所以在那裡交不到朋友。如果你喜歡下棋,可以從下棋著手,興趣或嗜好相似,會讓人互相吸引。如果要投注剩下的全部人生,先審視自己究竟想在哪做什麼事或許比較好喔。
(本文摘自《吉本芭娜娜解答交朋友的煩惱》,時報出版)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