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的一年別再列「目標清單」!嘗試將「想成為誰」擺在第一位

潮健康 文/潮健康編輯部 昱彣

今年即將迎來尾聲,並準備迎接新的一年。每年設立「To Do List(待辦清單)」,過了隔年卻發現自己沒半項做得到,問題到底出在哪?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采汎醫師表示,對自己未來的具體作為有所期望固然重要,但也別忘記同步規劃「To Be List(想成為清單)」,注視目標的同時也檢視過程。

「重視過程」比實踐目標更重要? 1練習助正視內在的「核心需求」

陳采汎醫師表示,無論是面對工作或是人際關係,人們時常如駕駛汽車一般,朝著目標猛踩油門急駛,卻發現並非每次都能順利到達目的地(目標)。這是因為人們在追逐新目標的同時,往往容易忽略去年尚未達成的「舊目標」,因此除了審視去年所定下的待做清單,也該將注意力停在今年的自己身上。

「在這一年歷經所有過程之中,我好嗎?我感受到了什麼?有哪些情緒值得探討?」陳采汎醫師指出,練習辨識感受、表達情緒,有助於更認識並親近自己,也更有機會接近自己的「核心需求」。若對於辨識感受、表達情緒不太熟悉,可以先從回想正向的情緒開始,例如回想3個今年最快樂的時刻、3個今年感受到被愛的時刻、或是3個今年感到成就感十足的時刻。

陳采汎醫師進一步說明,從「正向心理學」的角度來看,正向的情緒對提升專注力、觀看事情的視野、接納不同訊息的意願而言,皆有一定的助益。從練習回想正向情緒開始,更容易處於放鬆、具有安全感的狀態,也可以讓人們回顧今年的所作所為時,注意力與認知不再只侷限在對於未完成事項的沮喪,也比較不會自我批判。

每年設目標達成率卻超低? 醫呼籲:將「想成為誰」擺在第一順位

陳采汎醫師建議,面對即將來到的一年,應先試著設定自己的To Be List(想成為清單),而非急著訂定To Do List(待做清單),將「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」排在「我將要做什麼事」前面,以人格特質引導行為,或許比單純訂定待辦計畫更有效率、可近性也更高。

「例如在明年的To Be List之中,選擇『我想要成為健康的人』,那在規劃明年的To Do List的時候,適合採取的行動可能就是:多吃不同顏色的蔬菜、嘗試不同的運動、給自己至少七個小時的睡眠時間…接著可能也會想到,要為自己安排一次健康檢查,實際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與可能的健康風險。」

陳采汎醫師表示,從正向情緒的回顧、辨識自己的感受、誠實地表達情緒,到To Be List的建立,需要反覆的練習與累積,才能釐清自己真實的需要。而隨著時間軸的轉動,民眾自身的狀態與他人的關係是會隨之流動的,因此,重要的是讓清單隨需求「轉彎」,而非透過它來限制或壓迫自己,徒增心理壓力,反而可能讓目標更不容易達成。

「要記住清單只是用來提醒、協助自己的工具,並不是一個限制、甚或壓迫自己的規定!」

本文轉載自《潮健康》,原文為:每年設立目標、沒一年做得到? 醫道出癥結點:先別急著列「願望清單」

橘世代:精彩人生2.0,展開人生新風景

潮健康

潮流是種態度,維持健康的觀念永遠不會過時。潮健康新媒體創立於2021年...

推薦文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