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納反而讓家事變麻煩!如何斷捨離?收納3步驟,釋放居家空間
日本系列著作累積銷量超過400萬冊,掀起全球「斷捨離」熱潮的山下英子回來了!累積的家事讓你筋疲力盡?不管怎麼整理,房間依舊亂成一團?斷捨離女王教你排除家事煩惱,從此不被「認真做家事」束縛!《家事斷捨離》精彩試閱:
「收納」並不能徹底收拾東西
收納才是害家事變麻煩的元凶
現在我們來一一檢視過往對於家事「應該這麼做」、「那樣做才對」的刻板想法,因為這些刻板想法,正是害家事變得麻煩又辛苦的元凶。
首先是「收納」。
當東西收納完成後,是不是覺得原本散亂的房間好像整理好了呢?
你是否曾經試著分類亂七八糟的東西,然後放到收納用品中呢?
我能斬釘截鐵地告訴大家,「收納」並不能解決問題。接下來,我以某家庭的例子來舉證,說明「收納」究竟會令家事變得多麼辛苦。
這是在雜誌的某次企劃—「斷捨離的Before・After」中前往拜訪某戶人家發生的事。家庭成員是一對三十幾歲的夫婦,育有五位子女,最小的老么還只是個小嬰兒。讓人不禁佩服他們如此努力生活。
採購生活必需品是他們花費時間與精力最多的第一順位。為了避免孩子餓著肚子,得趕快準備三餐;還必須備有大量衣服,玩具跟讀書用品也需要不斷換新。
在這樣的生活中,根本沒有時間與精力收拾東西。結果我看到的情景是,喜歡下廚跟招待客人的媽媽,站在被食材擠滿的大型冰箱跟餐桌中間努力地煮飯。她從堆滿廚具的櫃子中俐落地拿出鍋具跟碗盤。在收納櫃的門前,特大容量的調味料(這是問題點之一)直接放在廚房地板上(這也是一個大問題),導致收納櫃的門無法打開。
另外,就算把冰箱門整個打開,眼前也只能看到最外圍的食材,不知道深處到底放著什麼東西。結果為了確保冰箱裡有需要的食材可料理,她總是重複採買一樣的食材。
名為儲藏室,實際上卻是「垃圾場」
雖然各房間皆配有收納空間,但每一處都塞滿了東西,擠不進去的物品就散亂地放在地上。像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呢?
這時我們要從最近的東西開始「捨棄」。
也就是名為儲藏室的「垃圾場」。位在樓梯下方、不到半坪的空間裡,塞滿了被淘汰的舊玩具、媽媽的手工藝品、爸爸的休閒物品跟露營器具等等,你家也有類似的空間嗎?
通常,廚餘跟廢紙等可以在規定的日子拿去回收,比較不會累積。但是要處理體積稍大的東西可就麻煩多了,比如有特殊規定的丟棄方式,或者必須聯絡清潔隊約定時間。這種時候,二十四小時隨時開放、距離近又便利的「垃圾場」就粉墨登場了。
不過,問題在於原本的儲藏室裡也會混雜著必要物品,所以必須先花費勞力、時間與精力展開一場挖掘工程。等到雜物被搬到儲藏室後,就會感覺客廳騰出了空間,讓人產生「算是整理好了」的錯覺,家裡看起來也不再像垃圾屋。
飾品布滿灰塵,該如何清潔?
另外,為了營造「溫馨小屋」的感覺,牆壁跟櫃子上可能會擺著或吊著可愛飾品,不過這些「漂亮飾品」卻布滿灰塵。這也難怪,因為屋主沒有辦法清理,他們並沒有多餘的勞力、時間與精力,將擺飾一個個拿起來「清掃、擦拭、刷洗」。
他們沒有發現自己試圖用「收納」來解決問題,卻反而讓問題越滾越大。
在第5頁我曾提到,「物品等同於勞力、時間、空間」。我們現在就從物主對物品的「意識面」來切入分析。
「想丟卻又丟不掉」的原因是什麼?
從下頁的圖表來看,三者之中占最多比例的是遺忘之物。「遺忘之物」指的是自己早已忘記其存在,完全想不起來的東西。人對於眼睛未見的東西容易忘記,可是這些「遺忘之物」卻霸占了我們的空間、時間,而且還耗費精力。
「執著之物」是指雖然腦海中有印象,但無法丟掉的東西,也就是很多人掛在嘴上的「想丟卻又丟不掉」的物品,通常是一些充滿回憶或親手製作的東西。即使如此,當事人也不是特別寶貝它,只是延緩決定要不要丟棄它們的時間。換句話說,就是「不需要、不適用、不喜歡之物」。
哪些是真正該留下的物品
相對地,「需要、合適、喜歡之物」則是明白其價值並且符合自己需求與感覺的物品。也就是說才是應該留下來的部分。
你並不會覺得它「費時」,而是「願意花時間」、「想傾注時間」給它的東西。
你並不會覺得它「占位子」,而是「願意騰出空間」給它的東西,你並不會覺得它「費事」,而是「願意多花心思、想維護品質」的東西,這是完全不同的心態。
很遺憾地,我們對「遺忘之物」和「執著之物」早已沒有感情了。但對於「需要・合適・喜歡之物」卻仍充滿喜愛,在使用者和物品之間會維持著一層舒服的關係。
不過大家要記得,這三種分類會隨著時間改變。「需要、合適、喜歡之物」也會變成「遺忘之物」或是「執著之物」,這其中充滿了變化因素。
藉由分類得到滿足的「標籤分類收納術」
我以前也曾嘗試過「收納術」。首先,我採取的行動是去購買收納用品,把雜物放入收納用品之後,東西會暫時從視野中消失,接著,我便遺忘了東西的存在。
換言之,收納就如同把東西收起來,然後對它見死不救。嚴格說來,收納才是害東西變成「遺忘之物」的催化劑。而不斷增加的收納用品,甚至會逐漸蠶食鯨吞你所處的空間。
擅長「收納術」的老師會教大家用標籤來分類的技巧。做法是先區隔空間,然後貼上標籤貼紙。這件事最初就很費工夫,而且一旦開始貼標籤分類,就會把「全部物品分類完成」視為最大目標。
雜誌上刊載著漂亮的收納空間、櫃子上整齊擺放著色彩繽紛的調味料、多功能系統書櫃、分類整理的備用文具……。看著這些畫面,有些人應該會覺得「我絕對辦不到」吧?
會這麼想也無可厚非。因為能夠每天完成高難度「收納」的人,才有辦法維持那種狀態。也就是說,那只有專業人士能夠辦到,因為這是他們的專業,所以做得到。可是對平常就很忙的我們而言,難度實在太高了,簡直就像是叫不常慢跑的人去跑馬拉松一樣。總之,我想說的是:
收納需要時間。
收納需要空間。
收納需要勞力。
斷捨離如何開始?先減少用不到東西
管理物品是一件高難度的事,因為難以管理導致無法維護,當然就會變成灰塵的溫床。我建議大家還是放棄那些難以管理的事吧!
我想表達的重點是,絕對不要持有多到需要用標籤分類收納的物品。歸根究柢,將使用完畢的物品放回貼標籤的位置,這本身就是個錯誤的想法。只要沒有過多的物品,不管東西收在哪裡都能一目瞭然,這就是斷捨離。
人是一種非常想省事、想一下子就解決問題的生物,只要分析人的心理,就能明白「收納術」只是一種天真的想法。「雜亂」的問題,早已不能靠整頓、收納做為解決良策。
收納術3步驟
真正有意義的整理收納,是在這之前要先—
‧減少物品。‧篩選需要的物品。
‧嚴選喜愛的物品。
意即斷捨離是必要的。若物品經過精挑細選,留下最適當的數量,那麼即使東西四處散亂,也能輕易地恢復原狀。
本文摘自《家事斷捨離:第一本打破收納迷思、讓每個人都能不必特別花時間就做好家事的減法生活書!》,2018/10/05台灣廣廈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【橘世代課程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