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6歲娃娃歌后張琪重拾麥克風,為失智友開嗓獻金曲!
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,台灣失智人口已達32萬,失智症目前無法治癒,但透過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以及良好生活安排、社會參與,仍可控制病情,避免快速退化,透過「金曲懷唱」也可帶領失智者回憶,有助促進正向情緒與表達。資深歌手張琪、鼓霸大樂團將合作「忘不了我們的歌」演唱會,除紀錄張琪出道60年、樂團成軍70年軌跡,透過重溫經典歌曲,盼拋磚引玉喚起大眾重視失智症議題。
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,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,且病因複雜,包含大腦神經退化、血管病變等,由於病程長且具階段性,對個人、家庭、社會都將帶來極大的壓力及照顧成本。失智症要早期診斷、預防、介入。因唱歌與說話的腦部部位不同,透過練歌、唱歌可以訓練記憶,也能運動,更有助於促進正向情緒與表達,且有家人陪伴下,也讓失智者活得更有品質與尊嚴。
徐文俊補充,大多失智者屬於阿茲海默症,短期記憶較差,長期記憶仍維持,過往豐功偉業、喜好事物都還記得,因此透過懷舊方式,讓老人家說話、活動、畫圖或互動相當重要,但每個人生長背景不同,包括居住國內外、南部、北部等不同地區,或客家人、閩南人等,且每個人好惡也不同,專業人員設計懷舊活動時,也需要針對個人做設計。
徐文俊提醒,若家屬不認識失智症,認為老人家只是記性不好、年紀大,相較失智者無病識感而更嚴重,呼籲民眾應多陪伴家人,才能觀察家人有無退步,像是媽媽煮飯以前一週7天菜色都不同,但現在僅剩2至3種菜色,也不太能備料,作為家人應該要早期發現,才能了解家人的變化,及早預備長輩往後的日子,包括財務規劃、預立醫療計畫等,台灣也有100多個失智共照中心能提供協助。
失智症年紀也不斷往前,徐文俊說,65歲以下為年輕型失智者,臨床觀察占比約10%,門診中遇過最年輕為38歲,原因包括臨床醫師診斷能力變強,對早期失智症有更多了解,另一方面也包括空氣污染等問題,導致失智症發病年齡提早。相較老年型失智者已退休,年輕型失智者多半還在職場階段,恐無法獲得退休金,且失智者配偶還要承擔照顧失智者、小孩及經濟壓力。
「智慧不會因為失智而消失。」徐文俊呼籲,各界更應關注年輕型失智者,即使他們無法在原來的職場完成職份,但都可以透過職務再設計,讓年輕型失智者持續貢獻能力,像是失智症協會的樣咖啡,搭配專業職能治療師設計適合失智者的工作內容,讓失智者一樣有產值,避免年輕型失智者因為確診失智、又無法工作而雙重打擊,鼓勵工商界正視,繼續讓失智者發揮所長,對公司、員工都有幫助。
張琪演唱會嘉賓侯麗芳、孫情獻唱,今日發布記者上妹妹張琴也擔任主持人,眾星也與失智病友家屬互動合唱。曾照顧失智公婆10多年的張琪提醒,如果老人家突然半夜開瓦斯煮中餐,千萬別以為只有一次,因為次數會增加,小問題沒有及早發現、治療會很可惜;侯麗芳說,自己媽媽也失智10年,期間她與老公、外勞一起照顧媽媽,了解失智症後期,無論病友還是家屬都非常辛苦,呼籲大家及早預防、就醫,延緩失智。
現年65歲的失智病友陳文輝及62歲太太劉明華加入失智症協會顧問小組,常分享自身故事鼓勵失智症家庭,要勇敢、正向面對失智症。劉明華說,兩人結婚38年,先生原本是印刷出版公司總經理,是家裡的完全支柱,過去也不用記事本,事情都記在腦裡,個性樂觀開朗,但50多歲時開始無法正常應答、工作,59歲退休後,才陸續就醫、檢查,確診額顳葉失智症。
目前仍有工作的劉明華坦言,先生本身有免疫系統問題,不時會昏倒,這時就必須放下工作立刻支援,不過先生自己也不希望影響家庭,因此也願意努力復健,像是平常到戶外做失智運動、抬腳等,也會幫忙做家事。他們身為天主教徒,雖然因為失智症,讓他減少在教會的服事時間,全心投入家庭,不過她認為,因為失智而讓他們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時間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