駝背、撲克臉!怎麼有效判斷「巴金森氏病」?10大前兆 3種最典型

聯合新聞網 文/李樹人 、 鄒尚謙 台北報導
巴金森病為台灣最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之一,僅次於失智症,其中以動作遲緩、僵硬、靜止...

巴金森病為台灣最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之一,僅次於失智症,健保資料顯示,全國約有8萬名巴金森氏症患者,但政府關懷及重視程度稍嫌不足,4月11日是世界巴金森日,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「世界巴金森病日論壇」,台灣巴金森之父權威陸清松教授、高雄長庚神經內科教授林祖功等權威專家齊聲為病友發聲,呼籲政府重視用藥、照護權益,只要病情穩定,就能持續發揮所長,擁有良好生活品質。

10大前兆 3種最典型

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巫錫霖提出10大初期前兆,其中以動作遲緩、僵硬、靜止時手指顫抖為3大典型表現,原本洗澡只需要10分鐘,現在卻必須花半小時才能洗好,家人就該提高警覺,陪同至神經內科接受檢查。

亞太區動作障礙學會秘書長、林口長庚神經內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吳逸如表示,駝背、撲克臉、走路往前傾,從椅子上站起時,必須嘗試兩、三次,才能成功,加上特有的齒輪性僵硬動作,這些都是巴金森病患者常見表現,大部分患者走進診間,經驗豐富的醫師大概就能看出端倪。

台大癌醫中心分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郭明哲表示,目前在確診此疾病時,尚無有效生物指標(如血液檢查)可用,需綜合評估臨床表現,並排除是否因中風、缺乏某些維生素,或是新冠肺炎等因素所引起的動作障礙,一旦確診為巴金森病,只要患者規律用藥,治療效果顯示,一般至少可以維持5至8年的蜜月期。

陸清松表示,英國醫師詹姆斯.巴金森於1817年詳述此疾病相關症狀,迄今已有206年,患者臨床症狀依舊,但藥物治療上進步神速,可有效減少動作功能障礙、延緩認知功能退化風險,且大幅降低副作用。

台灣巴金森之父陸清松說,巴金森藥物治療進步,可有效減少動作功能障礙、延緩認知功能...

健保新藥 盼初期給付

傳統治療藥物為左多巴類、多巴胺促效劑、COMT抑制劑、MAO-B抑制劑等,但因用藥行為較複雜,以致影響患者服藥順從度,健保於2021年陸續核准了左多巴胺緩釋型膠囊、第三代COMT抑制劑、新一代MAO-B抑制劑,有些藥物一天一顆,改善患者治療瓶頸。

陸清松指出,全民健保給付巴金森病用藥,品項齊全,不亞於歐美日,但在新藥給付對象仍限於中後期患者,但國外研究證實,如能在罹病初期用藥,更能延緩因疾病所造成的失能,讓病友持續工作,維持正常社交生活。

林祖功說,巴金森病患者腦部多巴胺神經退化,在出現動作遲緩時,約已退化6至7成,目前仍無有效藥物可減緩細胞退化,但提早補充神經傳導物質,可以改善身體活動能力,增加生活品質,從而增加運動意願;再者,運動可刺激神經細胞,讓剩餘3成多巴胺腦細胞維持更久的功能。

雙和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千岱表示,巴金森病確實無法治癒,但只要服用藥物,就能明顯改善症狀,讓患者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。近年來,治療武器愈來愈多,患者務必規律用藥,維持血中濃度,延緩疾病惡化速度。

「世界巴金森病日論壇」活動,邀請台大癌醫中心分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郭明哲(左起)、高...

持續用藥 免退出職場

巴金森病患者常覺疲累,反應變慢,執行功能變差,加上手抖、步履不穩,不少人因而退出職場,宅在家裡,這相當可惜。臨床顯示,只要持續用藥,巴金森病患者平均餘命與一般民眾差不多,且能繼續在職場上貢獻所長,吳逸如表示,門診就有不少醫師同業患者,儘管手抖無法開刀,但仍可繼續看診,提供醫療服務。

除了擴大藥物給付範圍,與會專家均認為,失智症、巴金森病同屬神經退化疾病,但政府在長照體系及個管師等健保給付上,似乎偏重失智,相較之下,巴金森病成為弱勢病友族群。希望健保也能給付個管師、家屬諮詢等醫療服務,另提高神經內科門診給付點數,讓醫師能有更多時間與病友互動,提高治療成效。

橘世代:精彩人生2.0,展開人生新風景

巴金森氏症 失智症 神經科 健保 多巴胺

推薦文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