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算你每天失敗,我也會陪著你》憂鬱症是心的感冒,但不會產生免疫力

聯合新聞網 作者/崔芝淑、金瑞玄

當親愛的人患上精神疾病時,你我該怎麼做,才對彼此最好?

她們的故事,是從女兒站在十樓高的陽台邊時開始。青少年時期就受憂鬱症所困的女兒瑞玄,在某次嘗試自殺、被父母發現之後,住進了精神病院。陪伴她住院的媽媽,每天用手機寫下女兒的故事,並傳訊息給自己,記錄下她們有時說話、有時不說話,有時波濤洶湧、有時平靜安然的抗病生活。

一本刻劃陪病者與身心症患者抗憂鬱的真實故事。《就算你每天失敗,我也會陪著你:當親愛的人患上身心症,我們如何面對疾病、修復親密關係、拾起活下去的勇氣?》試閱:

圖/freepik

對話的力量

經過一年的治療,醫師說瑞玄的藥量可以減半,有一種努力就一定會有好成績的感覺,但不能因為狀況好轉就隨意斷藥或疏忽治療。在治療憂鬱症時,一個階段的終結一定要與專家商議後決定,這是我透過經驗領悟到的事。

回想過去瑞玄的情況,如今瑞玄的身心都更加健康,看起來也好好的,但沒有辦法說折磨瑞玄的憂鬱症已經毫無痕跡地消失了,加上瑞玄服藥的意志較弱、睡眠時間不規律、焦慮的敏感度依舊很高,例如就算天氣很熱,電風扇也不能開到微風以上,因為擔心電風扇開一整晚會爆炸,她對許多事情的不安都到了不合理的程度,所以日常生活不太可能真的很平穩。

然而,她對於畫畫工作的意志力與執行力相當高,就像最近要在弘大附近的Kidult Shop 舉辦一個小型展示會,瑞玄正輪流往返於水粉畫與iPad 繪圖板之間。

「瑞玄啊,你怎麼知道你的憂鬱症好轉了呢?」

「就是知道啊,媽媽,只要按時吃藥,某一瞬間就會有腦中的霧氣漸漸散去的覺。」

憂鬱症漸漸好轉的原因,瑞玄本人認為第一位是「諮商與藥物」,我從旁觀察是覺得安定的環境與周遭人的關懷最重要,不過這被瑞玄排在第二位。總之,憂鬱症症狀在超過某一臨界點(改變某種物質結構與性質的溫度與壓力)時最為急迫,這時就必須由專家介入治療。憂鬱症診斷後的這三年間,瑞玄的憂鬱症就在好轉、又變壞的過程中反反覆覆,最終到了「下定決心的那一天」,不知道是否該從這裡找尋原因,若說途中隨意中斷治療是第一個錯誤,休學期間以為症狀好轉而放鬆警戒就是第二個錯誤。

憂鬱症是心的感冒,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會產生免疫力,而會有第二次、第三次的復發。再加上可能會出現與前次不同的症狀,不知道到底會發生什麼,會有多嚴重、多危險的大浪席捲而來,我認為與其習慣到變得麻木,還不如將她視為憂鬱症的「帶原者」,隨時注意她的情況最好。

瑞玄每週五下午五點半都會跟心理諮商師見面,我想瑞玄一路都沒有放棄、持續最久的事情當中,應該包含了心理諮商。當然瑞玄也不是一開始就如此積極地進行諮商,三年前被診斷為憂鬱症與恐慌症時,一週會有一次二十分鐘的諮商,並開立藥物處方,但諮商還沒滿兩個月,就無預警地更換了主治醫師。

在諮商者(醫師)與個案(瑞玄)最需要交流共鳴的情況下,沒有經過雙方同意就提前終止諮商,會帶來負面的效果。

更換後的醫師非常強勢,所以瑞玄無法安心地諮商,充滿不安與焦慮。加上治療的動機微弱,沒有按時服藥會跟媽媽產生衝突,又因為藥還有剩而沒有固定回診,這樣的惡性循環持續了一段時間。

最後,瑞玄以她特有的跳躍式邏輯說:「我才不是什麼憂鬱症,不是憂鬱症,所以不用吃藥,也不用去醫院。」對於治療逐漸怠惰,最後只留下對藥的抗藥性,以及對精神科的負面印象,又因此跟媽媽的意見不一致,導致關係惡化,嚴格來說是處於不肯治療的狀態。

我說服對精神科感到負擔的瑞玄去家附近的心理諮商中心,因為瑞玄的狀態依然很不穩定,心理諮商中心那位老師不僅有出書,也經常出現於電視節目,是一位相當有名的老師。可惜瑞玄在那邊依舊不願意打開心房,有時老師會就與瑞玄諮商的狀態,給我一些建議。令人無言的是,十萬韓元的諮商費用就在每一次無法觸及核心的「浮雲對話」中虛度,徒留時間飛逝的荒唐感。瑞玄則是認為心理諮商師不喜歡刺青與同性戀(但這始終是瑞玄的猜測)、勸導患者信仰特定宗教,由於她不喜歡這位諮商師,這次的諮商維持不到四個月。

住院又出院之後,瑞玄再次走上心理諮商的「歪路」,每週一次的諮商總是遲到、甚至缺席,不過這一次負責瑞玄的諮商師會打電話給瑞玄、瑞玄若不接就打給身為媽媽的我,確認下一次諮商時間。諮商師當時說的話,我至今依舊印象深刻,諮商師強調:「如果瑞玄本人不想要諮商,不諮商也沒關係,但要結束諮商,必須由諮商者與個案面對面討論決定。」可能是諮商師堅持這原則的關係,目前瑞玄已經諮商超過一年,持續進行中。

瑞玄目前是接受「心理動力學」(Psychodynamics)的心理治療諮商,以人們無意識的想法與感受(對自己)所產生的影響為基礎的對話治療法,治療目標是透過與諮商者的關係,引領個案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心緒,諮商者做為個案的支持者,協助改變習慣性的想法與行為模式。

瑞玄說:「一開始覺得老師好像站在我這邊,真好!但最近我連內心深處的想法都在不知不覺中說出口,總有點冒冷汗的感覺。」看來諮商者跟個案之間也會有這樣合拍的情況。

《就算你每天失敗,我也會陪著你》/采實文化

本文摘自《就算你每天失敗,我也會陪著你》,采實文化出版

橘世代:精彩人生2.0,展開人生新風景

憂鬱症

推薦文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