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等快失明才驚慌!50歲後留意「黃斑部病變」4警訊 在家憑1工具30秒就能檢驗
平時懂護靈魂之窗,別等快失明才驚慌。長庚醫院眼科部部長黃奕修指出,「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」及「糖尿病造成的視網膜病變」為近年國人失明的主因。為避免延誤治療,建議民眾除定期至眼科追蹤外,平時也可透過「阿姆斯勒方格表」(Amsler grid)自我檢查,及早發現黃斑部病變警訊,及早就醫治療。
64歲的劉先生日前因發現,自己在倒茶及插香時,不是將茶倒到杯子外,就是香的位子老是插錯,直到使用家人剛好帶回阿姆斯勒方格表檢測後,才發現右眼視力已出現明顯扭曲。後至眼科就診,才發現已經出現嚴重濕性黃斑部退化病變,讓他在診間嚇到冷汗直流。
據健保醫療統計,2021年台灣約有678萬人次因眼科疾病就診,占全國就醫人口30%,延伸健保費用更高達181億新台幣。黃奕修表示,有視力障礙的高齡者有4分之1是因黃斑部病變,而每10名長輩中,就有1人因黃斑部病變導致失明。然而,相關疾病的嚴重性卻容易被忽視,有超過半數病患在確立診斷後的兩年內停止治療。
相關統計也顯示,黃斑部病變患者易有「黃斑部病變對健康衝擊不大」及「治療後視力會快速恢復」兩大迷思,有56%的患者認為,黃斑部病變會自然好轉並非嚴重疾病,另有71%患者則認為即便已超過4個月為治療,但對自己的病況仍有信心。
黃奕修表示,若患者治療中斷,視力可能隨著病程發展出現受損或喪失。此外,並不是每個患者都能有高的醫囑配合度,像劉先生發病4年至今治療未曾中斷屬52%高醫囑配合度患者,另有48%患者則為低醫囑配合度,治療及追蹤上較為困難。
黃奕修指出,若要改善及影響患者治療積極度的3關鍵,在於「是否有家人伴侶陪伴並鼓勵回診」、「如何減少治療頻率與慢性病控制」及「是否有新藥供患者選擇」。在慢性病控制方面,黃斑部病變患者有62%同時有三高等慢性疾病,而糖尿病則可能造成視網膜病變導致失明。
黃奕修呼籲,50歲以上民眾應注意以下黃斑部病變4警訊,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測,並一年至眼科檢查一次。同時也須避免抽菸、落實三高與慢性病控制及多攝取深色蔬菜等,維持視力及身體健康。
1.視覺中心有黑點
2.眼睛看出去畫面扭曲
3.視力模糊
4.眼睛視覺顏色黯淡
阿姆斯勒方格表30秒檢測方法:
1.將表格置於眼前30公分。
2.可戴上平常使用的眼鏡。
3.遮住一隻眼睛,凝視表格中心黑點,觀察格子是否有黑點、模糊、顏色黯淡或扭曲。
4.遮住另一隻眼重複步驟一至三。
5.若對檢查結果有疑慮,建議諮詢醫護人員專業建議。
【橘世代課程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