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腸躁症所苦?醫師推薦「低腹敏飲食法」,3階段緩解腸胃不適
一緊張就腹瀉或便秘?現代人的工作或生活壓力大,許多人都腸躁症的問題。根據研究統計,截至2018年,台灣的腸躁症盛行率約17.5%,可以看到多數人都因為腸躁症症狀,生活飽受其擾。如今,海外已有研究證實腸躁症的症狀,可以透過低腹敏飲食法(Low FODMAP diet)來緩解。
什麼是低腹敏飲食法?
低腹敏飲食法是由澳洲蒙納許大學(Monash University)所研發。實驗團隊發現富含短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可能是引發腸躁症症狀的主因。這些含有短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小腸的吸收非常緩慢,甚至無法被吸收,進入大腸經由腸道細菌發酵,容易產生氣體,進而引起腹脹、腹痛等不適感。
雖然任何人食用這些食物後,都會有上述的情形。但是對於腸胃敏感、腸胃蠕動異常的腸躁症患者來說,食用這些食物會在腸胃增加多餘的水分與氣體,刺激腸道的感覺神經,並產生腹脹、脹氣、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。
因此,研究團隊後來也根據食物的成分與腸胃的致敏程度,仔細區分出「高腹敏」與「低腹敏」食物。同時也發現,腸躁症患者透過「低腹敏飲食法」,可以循序漸進地改善腸躁症症狀。
如何落實低腹敏飲食法?
低腹敏飲食法主要是先降低腸躁症發病症狀,再依個人體質找到誘發病症的食物,建立能夠緩解腸躁症的長期飲食法。通常低腹敏飲食法會按照以下3階段進行:
1. 完全低腹敏期
• 原則:只吃低腹敏食物,先改善腸胃不適,減少腸躁症發作情形。
• 執行時程:約6~8週。
• 作法:飲食上食用白米、糙米、蛋、葉菜類青菜、蔥綠、薑、奇異果、木瓜、以蔗糖、葡萄糖製成的食品為主。避開含有不容易消化或吸收的醣類、寡醣、雙醣、單醣、多元醇食物(簡稱 FODMAP)。像是:小麥、黑麥、豆類、乳製品、以高果糖、玉米糖漿製成的食品。
2. 重新適應期
• 原則:飲食上逐漸加入FODMAP的食物,找出發病食物。
• 執行時程:約6~8週。
• 作法:等到腸躁症症狀趨緩,身體耐受性逐漸好轉,可以嘗試在飲食中一次加入一種高腹敏食物,藉此觀察哪些食物容易誘發腸躁症,哪些不會。
3. 個人化整合期
• 原則:重新調整飲食後,自訂個人化低腹敏飲食。
• 執行時程:視個人情況調整。
• 作法:當病患熟知哪些特定食物容易引發腸躁症,可以自行避開,並將耐受良好的食物,納入常規飲食,制定出個人化的長期低腹敏飲食習慣。
陳醫師提醒,低腹敏飲食法雖然已被研究團隊證實,可以緩解多數腸躁症患者的症狀。不過此飲食方式是需要針對病患的症狀,由醫師與營養師的規劃與指示下才能進行。不建議民眾擅自執行,也不建議長時間落實低腹敏飲食法,以免有營養失衡的情形。
腸躁症是生理、心理、社會所導致的功能性腸胃疾病。每個人的發病原因都不盡相同。有些人即便採用低腹敏飲食法,也無法確保一定能改善腸躁症症狀。因此腸躁症患者除了可以做飲食調整,也別忘了要適度排解身心壓力。如果你已嘗試一些方式,症狀卻持續沒有改善,建議可到大腸直腸外科檢查,尋求最適合的治療方式。
參考資料:
The Current Prevalence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Asia PMID: 21103420 PMCID: PMC2978391
Evidence-based dietary management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: The FODMAP approach DOI:10.1111/j.1440-1746.2009.06149.x
本文轉載自《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 FB粉絲專頁》,原文為:腹瀉便祕交替好難受?腸躁症患者可試試「低腹敏飲食法」緩解腸胃不適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