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完飯就胃痛?以為是消化不好?其實是「膽結石」在作怪!

聯合新聞網 記者 邱宜君 /台北報導
一吃飯就腹痛,要懷疑可能膽結石在作怪,若慢性發炎,也可能引起胰臟炎,罹癌風險高。...

.無症狀的膽結石病人約7、8成

.常大吃大喝,易誘發急性發作

.慢性發炎易引發胰臟炎、癌化

「我從高中到現在,常吃完飯就胃痛」。一位30幾歲女病人以右手摸著上腹痛苦地說。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心想,胃痛20年太怪了,於是安排她做腹部超音波,果然問題不是胃,是一堆膽結石導致慢性發炎引起疼痛。開刀清除結石後檢查發現,膽囊經過結石長期摩擦,慢性發炎到出現癌化跡象,若未經處理,就會演變成膽囊癌。

約7、8成膽結石病人是無症狀的,朱光恩表示,通常是做了超音波檢查才會發現,如果長期都無症狀,也不會一吃東西就痛,就沒有開刀取石的急迫性,病人可選擇和膽結石和平共處。不過,病人要有「某天可能急性發作」的心理準備,因此有些無症狀膽結石病人是不敢出國的,害怕在國外遇上急性發作卻沒有醫院可處理的窘境。

常吃高脂食物 膽囊負擔大

3成有症狀的膽結石病人,可分為症狀嚴重的急性發炎病人、症狀輕微的慢性發炎病人。朱光恩分析,急性發作最常見的誘發因子是「大吃大喝」,因為膽汁是用於消化油脂的消化液,當人吃了大量高脂食物,膽囊會努力收縮、排出大量膽汁,但原本有結石問題者,這時膽囊可能會不堪負荷、發炎抗議。

朱光恩指出,膽結石急性發作,常會同時出現「高燒、右上腹劇烈疼痛、黃疸」三種症狀,很容易診斷。要注意的是,很多病人以為皮膚發黃就是黃疸,其實這比較不準,應該看眼白是否變得偏黃。若是發生在體弱的老人家,來勢洶洶的全身性感染可能會導致死亡,不可輕忽。

這位女病例屬於慢性發炎的膽結石,容易被忽略,牽連出胰臟、癌化等大問題。「一吃飯就腹痛,要高度懷疑膽結石」。朱光恩說,當人吃東西,膽囊就會反射性地收縮,這時如果碰到了結石,可能會輕微疼痛,也會導致膽汁分泌得比較不好、消化不良,常見腹脹、打嗝、放屁等症狀,病人常誤以為是胃痛,做胃鏡仍找不到原因。

膽結石進膽管 恐波及胰臟

「如果有一顆膽結石進到膽管,可能會波及到胰臟」。朱光恩指出,膽管鄰居就是胰臟,膽管和胰管在壺腹這個部位是相連的,膽結石跑進膽管,就可能堵住胰管,導致急性胰臟炎。膽結石的慢性發炎,也可能引起慢性的胰臟炎,即便症狀輕微,但長期發炎久了,這些部位罹癌的機會就高了。

為防患未然,應該把石頭清掉。朱光恩說,除了超音波,也會做核磁共振造影確認結石位置。如果膽囊、壺腹都有結石,會分兩段手術治療,首先利用逆行性的胰管膽管內視鏡,清除在壺腹的結石,再利用腹腔鏡把膽囊裡的石頭拿掉。分兩段手術處理可讓腹部的傷口最小化,不必為了取壺腹的石頭而劃開肚皮。

沒空喝水吃飯 罹病風險高

預防膽結石產生,得先掌握造成結石的主要原因。朱光恩指出,三個生理因素和兩個行為因素,都會增加膽結石產生的機會。水分太少、膽固醇過高、地中海型貧血導致的膽紅素過高等生理因素,都會導致膽汁太濃稠,容易在膽囊中生成結晶,進而變成結石。

沒空喝水、沒空吃飯的人,罹患膽結石的風險高。朱光恩解釋,水喝太少會導致身體缺水,膽汁變濃而易結晶;若兩餐間隔時間太久,膽囊長時間沒有反射性收縮,膽汁中的水分會被再吸收,愈來愈濃縮,也容易產生結晶。

朱光恩建議,規律運動、多喝水、低糖低油高纖飲食、定時吃飯,都是預防膽結石的重點,有地中海型貧血或膽結石家族史的人必須更認真執行。多喝水和定時吃飯可避免膽汁黏稠,低油低糖飲食和規律運動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並促進新陳代謝,高纖飲食則有助於排除多餘的油脂。

橘世代:精彩人生2.0,展開人生新風景

推薦文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