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易「喘、咳、痰」快篩沒事就安心?當心肺已出事!

聯合新聞網 記者鄒尚謙 /台北即時報導

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,國人對於肺部疾病認知逐漸升高,許多康復者因為出現疲倦、胸悶、咳嗽、喘,擔心是受長新冠所苦,但有可能其實是症狀類似的「肺阻塞(COPD)」纏身。專家表示,若「喘、咳、痰」症狀超過3周以上,就應盡快就醫檢查,特別是吸菸族。

不少民眾在確診新冠肺炎後,自覺「肺功能是否大不如前」,肺阻塞的典型症狀「喘、咳、痰」與長新冠或感冒症狀頗為相似,便使得民眾容易輕忽初期症狀,讓病況面臨急速惡化風險。國健署與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今一同出席「2022世界肺阻塞日記者會」呼籲國人及早戒菸、遠離菸害。

肺阻塞位列全球第3大死因,在台灣國人十大死因中也榜上有名,更有研究指出,未來十年內肺阻塞將成為全球死因首位。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指出,肺阻塞好發於40歲以上族群,其中有很高比例的病友是因為吸菸所致,更因自覺「喘、咳、痰」是老症狀,因此忽視其嚴重性。

「預後沒有做好,一年死亡率高達22%。」王鶴健說,肺阻塞的危險因子就是吸菸,以及職場上多粉塵的特殊職業,例如木工;若他們同時有共病纏身,即使痊癒出院,沒有遠離原險因子,一年後死亡率相當驚人,「早期診斷」應是關注重點。

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,肺阻塞病友急性惡化住院的死亡率為4%,年齡越大及共病越多的病友住院死亡率較高,出院後一年的死亡率高達 22%。

「人的肺功能25歲達到顛峰,若檢測未達標準,就是肺阻塞高風險族群之一。」王鶴健說,近期觀察仍有不少民眾因確診新冠康復後症狀持續太久或變嚴重,至門診求助才意外確診為肺阻塞,但這時肺功能通常多已嚴重受損。民眾在家亦可用「一分鐘登階」進行自我檢測,若無法於一分鐘內爬30階,建議儘快前往胸腔內科等相關科別做進一步檢查。

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組委員醫師蘇茂昌分享,一名63歲有氣喘史的林姓患者,過去並未定期檢測肺功能,菸齡超過40年,每天抽一包菸的他,3年前在家因為喘到無法呼吸而來到門診,當時肺功能檢測結果直接匡列為嚴重型肺阻塞病友,更在短時間內經歷了2次緊急插管,目前病況獲得控制,但肺功能早已失去大半,若可提早檢測便可避免。

王鶴健呼籲,及早診斷、儘早治療是減緩肺阻塞惡化的關鍵,並自今年起首度訂定每年11月為「肺功能檢測月」,希望全民培養正確的肺部保健觀念,並鼓勵高危險族群每年追蹤肺功能。

橘世代:精彩人生2.0,展開人生新風景

新冠肺炎 長新冠 肺阻塞 保健 心肺功能

推薦文章

留言